开战前的外交用语勿谓言之不预,开战前要通知对方国家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1 15:04:57

台湾省某些人又在暗戳戳搞事了!不久前,台湾民进党的某人声称:台湾新宪法要将台湾改为共和国。这一再触碰底线的问题,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今年4月份,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针对这一事件给出了回应,其中他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叫“勿谓言之不预”,结合当时的特殊背景,啥意思?有人就猜测,这是开战宣言吗?爸爸终于要狠狠给儿子一个教训了吗?

其实,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并不是我国第一次在外交场合使用。

开战前的外交用语勿谓言之不预,开战前要通知对方国家吗(1)

而难得的地方在于,每当我国用了这句话,再结合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后来发生的各种事件,还真就给别人传递这是中国将要采取武力的信号。

一次是巧合,次数多了,人们就总结出规律,直接将这句话理解成对外开战宣言了。

“勿谓言之不预”到底什么意思?

“勿”就是不;“预”就是事先。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别说事先我没跟你说过。

这句看似高大上文邹邹的文言用语,其实生活中经常用到。举个例子,父亲希望孩子考高分,就会事先警告:这次考试你要考到**分,别说我没事先跟你说过。(勿谓言之不预)

或者更形象点,相信大家都听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句话吧,在含义上笔者觉得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就是这么一句“接地气”的话,怎么就会被认为是开展宣言了呢?

开战前的外交用语勿谓言之不预,开战前要通知对方国家吗(2)

这句文言文,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而到了近现代,这句话的使用频率更高,尤其是到了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它被多次在外交场合使用。

实际上人们会把这句话和开战宣言联系上,还真是事出有因。因为早前在三次特殊背景下,我国一说出这句话,战争的号角不久后就会吹响,于是人们像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外交部一说这话,我们要开始动用武力了!

这第一次战争号角的吹响,则是发生于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1947年,印度取得独立,但他们的独立对我国来说,却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当时的印度政府干了几件恶心人的事。一、他们继续继承英国早前侵占中国西藏新疆部分领土,并妄图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占领范围。二、从印度独立到1952年,印度军队先后侵占了中印边境线以南大约9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甚至还自作主张地更改地图,将中国的领土明晃晃地划归己有。

当时中国正处于西藏解放时期,印度借助这个时机,占领历来属于我国的麦克马洪线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地区。

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百多年前英国殖民着自作多情划分的一条英属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分界线,他是非法的,也是一直以来都不为中国政府承认的。

开战前的外交用语勿谓言之不预,开战前要通知对方国家吗(3)

按道理说,事关领土主权问题,我国应该不会作出退让。但顾及到当时国家刚建立不久,根基尚且不稳,因此这种摩擦中印双方一直进行了长达十年时间。

十年间,我国对印度进行无数次警告,但他们置若罔闻,期间还制造了两次流血事件,导致我国驻守边境的一名军官不幸牺牲,1959年时,他们甚至直接越过麦克马洪线,妄图将这条非法线北移,非法占领更多中国领土。

小打小闹,我们直接警告;警告不听依旧我行我素,甚至肆意*害我国边防人员,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印度把中国逼成什么样子了?在这篇文章中,非常清晰地将自印度独立以来,他们对中国在领土上、在驻防战士上所进行过的各种挑衅行为。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这回我们也忍不下去了。中国不尚武,中国更不愿意主动挑起战争。因此,在能代表政府的《人民日报》上,我们对印度十多年以来的一系列行为提出了更严厉的警告:

“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时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摆的相当明白:再有下一次挑衅,我们不会忍让一步,酿成一切后果,你们自负!

开战前的外交用语勿谓言之不预,开战前要通知对方国家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