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时印度自认为有美国撑腰,而苏联又已经与中国决裂,我国政府所处的外交环境给了印度政府勇气,他们觉得我们会像过去十年一样,一再退让,即便国土被占领,也丝毫不敢声张。
于是,那帮印度人压根儿就没有将我国“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警告放在心上,继续我行我素。1962年10月20日,在发布《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篇社论后,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大规模武装进攻。
我国的怒火被彻底挑起!中央军委决定对印度实施自卫反击战!
从10月20日到10月24日,花费五天时间,我国全歼印军第7旅,夺回丢失的领土,并拔除印军入侵据点37个。按理说,这个时候,印度政府也该明白中国政府不是好招惹的吧!然而,这时面对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要求,他们继续忽视,一意孤行。
但这场战役打从一开始,我国就占据优势的作战地位。最终,我军共计歼灭印军4800余人,俘3900余人,打退了入侵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保卫了中国领土主权,还从他们手中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
赢得漂亮!而这场战役爆发前,中国政府那句“勿谓言之不预也”,也算是开启了战争前提前预备的先河。
1969年,对苏自卫反击战,战争虽未打响,但态度已经非常明晰对印反击战过后没几年时间,中国又对曾经的苏联老大哥同样用了这句话。当时是什么个情况呢?苏联那时在世界上已经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后来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我国和苏联关系势如水火。而就在这时,苏联干了一件令人不齿的事。
1967年的7月3日,新华社发文,揭露了苏联竟利用驻华商人非法窃取情报的行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和此前不久针对印度的那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一样,都用了“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句话像是中国给苏联发射的一个信号:我们要开始采取行动了。跟着,一场场抓捕苏联间谍的行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印度那场一句话引来一场战役的结果相比,苏联这场好似有点小儿科。但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3月,迟到了两年的战火,还是被点着了。
3月2日,我国与苏联先是产生不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我方击毙苏军38人,击伤22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以及卡车各一辆。
这场小规模的冲突后,苏联方面又陆续6次侵入珍宝岛以及其西侧所在的中国河道。而根据情报来看,几天之内,苏军的增援一直有增加,从军事武器到人员装备,处处看着来势汹汹。
在这种氛围下,我方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也立即动员部队增援,随时应对可能爆发的边界冲突,甚至是大规模的战争。
珍宝岛冲突这场自卫反击战虽说最终并没有演变成大规模战争,但当时中国的行动却向苏联、向全世界所有人宣告:领土问题不可侵犯,你要打,我们也会做好准备,奉陪到底!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然,我们说过这话不只有这两次。
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继印度和苏联之后,“勿谓言之不预”再一次使用,并在不久后爆发一场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
早先越南和中国算是一衣带水的睦邻友好关系,但1969年,越南*胡志明逝世,新任*黎笋上台后,中国和越南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严峻了。
这位黎笋与胡志明执政时期采取完全相反的政策,便是亲苏远中。那时的中国被越南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的同时,中国边境也因为越南*的扩张政策而面临威胁。
但最初时,我国政府为了不至于让两国彻底撕破脸,为了大局着想,一直用忍耐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越南政府。
和当初对待印度政府一样,为避免战争发生,我国首先建议两国进行一场谈判,亦或者两国*就相关事件进行会谈,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用和平的方式,希望越南政府迷途知返。
然而最终事实证明,我们的退让被他们认为是软弱可欺,加上当时越南的亲苏政策,背靠苏联好乘凉,他们并没有正视中国的意见。
中国领土被肆意侵犯,中国边境居民和渔民被肆意枪*和抢*,更令人感到气愤的是,越南政府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的同时,还无理地垂涎着我国的领土。
比如说1975年4月,越南自贡解放,他们便趁机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的六个岛屿,接着还厚颜无耻地在国际上大放厥词,制造舆论,言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是越南领土,属越南所有,甚至还想要将两国之间的海岸线直接划分到我国的海南岛!
这不要脸的行为当真是无三观无下限。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表示中国的态度:
“越南当局在反华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勿谓言之不预。”
自中国政府在报纸上说出这句话,按照惯例来看,越南政府如果还不收敛,继续一意孤行,那么他们将会成为第二个当年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