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他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在央视新闻《相对论》“九零后”对话“90后”直播中,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带来了父亲朱光亚的作业本——“从纸质看得出,当年的条件有多困难。”“有位数学老师,说我父亲的考卷连标点符号都找不着错。”
“一生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
在西南联大理学院学习期间,朱光亚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熏陶。1946年9月,物理学家吴大猷推荐朱光亚和李政道赴美留学,攻读核物理学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青年朱光亚
此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朱光亚全程参与组织领导。晚年时,他评价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
培养物理人才
“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1952年,中央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一所能与国际交流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经过院系调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高昂的热情奔赴长春,投入到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的创建工作中。
在领导创建物理系的同时,朱光亚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朱光亚非常讲究教学方法,他印制了“答疑卡片”,学生们可以把问题写在上面,交给老师作书面回答。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昌达至今仍保留着大学时朱光亚老师给他做的原子物理学书面答疑卡片。朱光亚讲课思路明晰,概念透彻,语言简练,他的课程被学生们称为“艺术精品”。他的学生陈佳洱院士回忆说:“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他不仅给我传授各门课的基础知识,还教会我怎么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当晚
朱光亚第一次喝醉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朱光亚潸然泪下。当晚,他在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这是他第一次喝醉,也是唯一一次。”朱明远说道。在他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一个内敛且控制力极强的人,但那天破例了。
“他不承认自己酒量不行。”朱明远回忆,自己曾经听记者问试验总指挥刘西尧,原子弹爆炸高兴吗?刘老说,高兴。记者再问,怎么个高兴法?刘老想了想说,朱光亚都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