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中元等日子,中国人总是会在路口摆上酒菜,烧起纸钱,这就是从千百年前留下来的“祭奠”仪式了。
这种仪式不仅标志着中国是一个“在祀与戎”的礼仪国度,同时也是一种在世的亲人对已经去世之人的哀思和寄托。
不过你可知道,咱们口头中经常使用的“祭奠”一词,实际上可是两种不同的意思,如果生活在古代,这两个字眼甚至不可以同时出现。
虽然到了现代,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若是把这两个字弄混,那可会让人啼笑皆非。
那么二者之间到底要如何才能分辨清楚呢?
祭奠的诞生提到“奠”字,咱们最先想到的场合就是葬礼。
许多传统的葬礼上都有贴白对联、贴“奠”字的习俗。
但是“祭”字却很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那么二者到底具体应该运用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这就要追溯到祭奠二字的诞生时期,目前中国文字从什么年代正式诞生,已经无从可考。
不过目前大家公认的最早出现的汉字,就是殷商时期流行的“甲骨文”。
甲骨文在当时又称“契文”,并不经常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反而是贵族的专属。
殷商贵族崇尚鬼神祭祀,无论是战争还是朝政都要用占卜,所以甲骨文就成为了当时的人们与上天神灵沟通的桥梁。
而“祭”和“奠”也由此应运而生,与祭奠一同诞生的就是相应的礼节仪式。
最初的祭字类似于一张图画,从这小小的一个文字可以体会出古人祭祀神明的盛况。
祭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类似于桌子的构造,上半部分则是盛放在桌子上的肉食,旁边则描绘了一双人类的手,预示着这块肉是有举行仪式的人供奉而上。
而从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这个举行祭礼之人的内心一定包含着对先祖神祇的崇敬与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