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
《论语》一书共20篇。各篇的命名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选用该篇首章第一第二句的两三个字作为一篇的题目,这种类型的篇题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比较常见。
《学而》一篇包括16章,作为《论语》的首篇,从总体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重大,其中包括孝、仁、礼、政、学习等一系列论题,可以说,以下各篇进一步展开的论述内容在首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露。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部分是“仁”与“礼”,孔子对这两个问题有丰富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篇中由有若(有子)所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观点,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这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维系社会秩序,形成一种既有严格等序又和谐融洽的理想化社会状态。这是对孔子思考走向的初步显示。
《学而》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读此篇即可初步了解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多重身份。
孔子丨感谢关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事求是,古为今用。
《学而》篇第一
《学而》篇注音原文第1章
①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②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③ 说: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 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⑤ 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⑥ 愠:恼怒,怨恨。
⑦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章【参考】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