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振/文
【内容摘要】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书法艺术家、文学家,他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非凡的成就。他的一生都在与书打交道,也因此形成了属于自身风格的读书、写字风格。基于此,本文以郭沫若书法赏析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为重点进行分析,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郭沫若;书法赏析;文学作品;美学特征
正所谓“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字体中,可以看到他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操,换句话说,书法与自身的个性、性格、习惯、意识、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郭沫若便是一个既擅舞文,又能弄墨的著名书法艺术家。那么,他的艺术风格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情感呢?这些都值得探讨。
一、郭沫若书法赏析(一)以险取胜。在以往的书法作品中,基本上都是以平稳、工整为主,要的就是平稳和站得住。而郭沫若恰恰相反,他的一字一笔都不同于普通人,走出了危险的感觉,当危险到达之后,字体的势便出现了不稳的情况,好比房子要倒塌一般[1]。但就在此时,他又会在写出另外的一个笔画,以钢绳一样把房子勒住,再将其拴到另外的一个钢柱上,让房子能够立刻稳住,不会倒塌。这便是所谓的一险一救,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将跌宕起伏展示出来,同时也能让人看到字体的不凡和险峻的美丽,从而更好地了解他。
(二)突转。中国汉字大多数是以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连接、转折、排列组合而成的。在书法艺术中,我们也受到了凡事讲究自然的理念,写字也不例外。那么,在书法中的自然指的是什么呢?则是笔画转折需要柔和、圆润[2]。但郭沫若的字体却一点都不圆润和柔和,他在转折时会形成一种直角,也很少会使用弯笔。在观看他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他没有使用过弯笔。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不喜欢打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便是“宁折不弯”,因此,他的字体与他的个性一模一样,是一个不愿意转弯的人。
(三)不含蓄,重视外露。我国古有书法园地中,前辈们以字笔画,不露要藏的理念为主,即便想要露,也只能偶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藏起来。因此,书法中也慢慢流传出了“藏锋”的说法。唯有懂得藏锋,才能知道含蓄,只有知道含蓄,才能松弛自然,才能让人感受到温文尔雅的道德修养[3]。但郭沫若并非如此,他敢于打破祖宗前辈的理念,世人要求藏,他反而露,反其道而行之。而且他并不是只在某一个节点露,他是随时随地露,几乎他笔下的大多数点、横钩、撇捺都露。在这个过程中,也不难发现他的潇洒情怀。于是,他将这个“露”放了出来,似洪水一般,川流不息,奔腾而去,后来也被人们称之为“露才”。事实上,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才气,只是因为某种客观原因,将自己限制在“藏”中,便在无形中把自己的智慧囚禁在脑海中,无法将才气显露出来。而郭沫若敢于露,下意识地露,所以他的字体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也就是所谓的“锋芒毕露”[4]。
其次,世人习惯性“藏”,在欣赏含蓄字体之时,若是猛地一看,根本看不出什么才气和名堂,可能还会觉得字体过于呆板、无趣。唯有慢慢品味、分析、探究,甚至于专家讲解、阐述,才能看到字体中的锋,才能慢慢回味:“原来这个字体非常好?”当然,这里体现的字体风格,真的适合大众吗?真的比郭沫若的风格好吗?郭沫若的字只要被人们看到,不管是文化修养一般的普通人,还是文人雅士都会感受到才气如风一般向你扑来,从而使人不由自主地说道:“这字写得真好!”根本不需要他人进行专业的讲析和探究,便能感受到,这是其他书法家所不能比拟的。
(四)首尾呼应。一般来说,书法艺术均讲究首尾呼应,也确实如此。但在郭沫若字体中,他所使用的首尾呼应与他人并不一样。郭沫若的字几乎开头和结尾都特别讲究,特别在意,就算别人也采取这种方式,但都没有像郭沫若这般强调、着力。可能旁人在使用该方式时,会强调“无形”,也就是既想首尾呼应,但是也不想让人们看出人工痕迹。可郭沫若却不是这样,他偏偏想要“有形”,同时也用尽全力把这个形展示出来,进而形成了一呼一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字势,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个“有形”。
二、郭沫若书法的文人性艺术赏析(一)汉字文化地域多因素的影响。郭沫若的字体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将行草书与北碑笔法二者的杂糅更是出色,这既是郭沫若积累了深厚汉字文化的体现又是其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郭沫若的书法不仅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其自身的学识和修养也得以在书法中表现,其书法绽放出历史与文字交相辉映的独特个性[5]。这里所说的郭沫若书法的文人性是凭借其文学艺术的修养来提升其书法艺术的品格及境界,而不是纯粹的匠作技术,需要具备敏锐的判别能力及其鉴赏能力。郭沫若书法本体的演进历程跨越三次转折,从最初的颜体入门,楷法初具后,米芾行草的植入,继而演变为舒放自如的行草,再至后来潜心于考释研究甲骨文、金文,以学养书,自出机杼,博采众长,最终向世人展现出其自成一体的书法——“郭体”。学识于艺术家而言是特别重要的,其在书法艺术中的反馈尤为突出。郭沫若凭借宏厚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良好的艺术修养,布一点置一画,笼万端于笔下,化古人为己法[6]。
(二)追求趣味。郭沫若既是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身上特有的诗人气质对其书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从其发表的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就可发现,书中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在日本福冈发起并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此阶段又诞生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除诗人气质对其书法的影响外,地域文化因素也对其书法形成深刻影响。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乐山乃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称其为古嘉州,有着雄伟壮观、汹涌咆哮的大渡河,培育出当地人性格的热情奔放。这在郭沫若书法作品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其书法意气风发、一点一画浑厚圆劲,字体大气磅礴,气象宏大。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书法则是其性格特征和审美情操的体现,一封信、一首诗、一副对联,于细微之处均可折射出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审美特征及艺术个性。将情绪的表达体现于书法创作之中,从郭沫若书法作品的表现状态中便可窥知,其浪漫情怀一览无余。
(三)追寻写意精神。书法作品中书法家的综合修养可通过笔情墨趣来展现,在书法家整体群体中郭沫若的书法作品自成一体,这与其文人性的支撑是分不开,其书法的文人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字体设计时突出其典雅、含蓄的文气反映状态,特别是外露的方楞部分做出了一定弱化,由方转为方圆,其激荡的节奏得以放缓,表现出相对含蓄的外露部分。二是书法作品的意境表现,其体现的意味超乎寻常,从其形式、符号、空间划分的规律上可探寻到构成的具体形式,变虚为实,通过真实的载体来体现其意境。三是郭沫若醉心于古文字的研究探寻,其书法作品明显反映出其文气特征之一——古奥,从某些特殊字的字体设计及特殊符号中就可注意到。
三、郭沫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郭沫若的字体并非传统书法艺术传承那般,他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完善,其书法艺术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长达70余年之久,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字体。其实,他的文学作品也是这般,有着与书法艺术极为相似的美学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他独特的风格。比如戏剧,在20世纪40年代,也正是他戏剧创作的鼎盛阶段。当时国统区戏剧创作也十分活跃,再加上当时属于抗日、革命时期,艺术的呈现形式和发展趋势也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也是鲁迅提到的“遵命文学”。另外,那个时期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国内也兴起了以鲁迅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即追求自然,模仿、表现现实生活,以细致化的方式将细节展示给人们,没有所谓的大起大落等虚假情节。但郭沫若的戏剧却与之相反,他的戏剧在于“失事求似”,没有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高潮,而是加入了各种跌宕起伏的情节引出重点。比如,《屈原》,一般第一幕都是交代场次,接着就是屈原被诬陷,引出高潮,郭沫若开始也认识剧情在开头便是高潮,情感不会产生下降趋势,而当他自己在书写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的场次。但郭沫若的剧本,这种创作方式,与他书法中的“以险取胜”的理念和思想是一模一样的,不仅如此,郭沫若的戏剧、小说,在一些情节转折时都不会特意要求圆润和自然,都是突然一下子,从冷到热,从热到冷,从上到下等,这些也都和书法作品中的“突转”有一定的相似处。
众所周知,他的诗歌也有着不一样的意境,不同于传统诗歌,郭沫若的诗歌给人一种激情任意向外宣泄的感觉。同时散文也是如此,看不出任何的拘束和收敛,就是简简单单地跟着情感随意流走。而戏剧作品更是相似,也因此被称之为“诗剧”。例如《屈原》里面的《雷电颂》更是把内心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写诗作文,才能展示才华,那么有经验的大师们只能将十分才气展现出五六分,而郭沫若则是能够将十分才气展现出十二分,这也应对了他书法中的“外露”。除去上诉所说,郭沫若还喜好走极端,讲过头话,如赞美什么东西“好”,他会说道“好好好好”,什么东西“最好”,他会说道“最最最最最最好”,这也是郭沫若的表达方式之一。以过度强调来刺激读者的听觉,把自己的想法、观点等刻到读者的脑海中,使人不容易忘记。该方式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屡次出现。如《晨安》,他便这样写道:“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在这里他一下子便说出了二十几个“晨安”,把源源不尽的感情以书写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也是他经常用到的“过激”方式。
在郭沫若的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首尾呼应”。比如《屈原》,在第一幕中写道屈原把《橘颂》这首诗送给了宋玉,在最后一幕中,屈原在偶然间在婵娟的身上发现了《橘颂》这首诗,一时间感慨万千,让他人朗诵该诗,并将其烧毁,给婵娟举行了一场火葬。这种方式便是首尾呼应。在郭沫若的其他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会看到该写作方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看到与书法相似的美学特征。
四、结语总而言之,郭沫若艺术虽然不是传统的中国美,反而与西洋之美较为接近,但他的戏剧、文学、散文诗集等却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洋味”,不同“方形意味”。对此,在赏析郭沫若的书法、文学作品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看到美学特征,也能更好地了解郭沫若的书法和文学作品风格,与他一起感受这世间万物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熊泽文,武谊嘉.郭沫若的故乡情结——书法作品“黑龙滩水库”的写作经过及赏析[J].郭沫若学刊,2002,2:82~84
[2]钱超.试论郭沫若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观及其启示——兼论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困窘现状及对策[J].书法赏评,2013,3
[3]程国君,吴亚娟.“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的诗美学范畴及其历史美学逻辑论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5):84~90
[4]张立群.“郭沫若传”的现状考察——兼谈多身份传主传记书写的进路[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5]李斌.年轻一代研究郭沫若的意义和可能性——读刘奎《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5:240~249
[6]郑笑平.韵流空外别具仙骨——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美学特征浅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孟云飞转自《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6期 P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