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年轻时的生活,那个满眼自己的卓文君,为了跟自己成婚,不惜违背父亲,背上不孝、不贞的骂名,放下千金小姐的身段,在一个小酒楼当垆卖酒,只为了得到父亲的可怜。
在司马相如最落魄的时候,是卓文君陪在她身边,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女子,逐渐变成了现在粗糙、苍老的模样。
从此,司马相如不再留恋宫廷奢侈的生活,他称病辞去了官职,抛下一切回到老家,向卓文君忏悔道歉,夫妻俩和睦地生活下去。
司马相如再也不提纳妾的事情,与卓文君安定过日子,直到几年后因病去世。司马相如死后,天子不忍心看他的遗作四散飘零,派人去找卓文君取司马相如写的书,没想到卓文君说,长卿没有留下书,只有一封有关封禅的遗书,他料到你们会来,所以托我交给你们。
原来,司马相如在家里每写好一篇文章、一本书,就会有人不远万里费尽心思求取,所以司马相如根本没有存下任何书。而他能预料到死后的场景,留下“封禅遗书”,其才华睿智可见一斑。
可惜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因为动过歪心思,留下了一道败笔。
后来有人说,卓文君给司马相如写了《白头吟》,其中“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堪称千古名句,而“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一句,更是道出了卓文君的果敢坚决,你要离就离,我只要一心人,不会乞求你的可怜!
《怨郎诗》在现代也始终有争议,有专家分析《怨郎诗》并非卓文君所做,因为诗文内容与那个时代的整体情况不符合,倒像是元曲的风格。
不管诗文是真是假,我们都愿意相信一件事情:卓文君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敢爱敢恨,能为了追求爱情抛下一切,也能因为恨意“与君长诀”。
参考信源1,揭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之谜 中国文化传媒网
2,《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