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论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9 04:24:49

疫情期间,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和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对222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纵向研究,同样显示孤独是一大流行病。

18-24岁的群体成为最大受害者,他们中有超过44%的人表示感到孤独。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论文(5)

Lucas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就读,疫情第二次封锁校园后,他们无法参加社团和学生会,日复一日被困在房间里。

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机,大部分学习都是线上进行,课上谁也不认识。

英国进入第三次封锁时,她回到了家,过着与社会脱节的生活。

与Lucas有同样经历和心理感受的学生,还有很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论文(6)

精心培养的友谊说碎就碎

孤独感看似毫不起眼,实则伤害深远。

从缺乏参与感和适应性低下,到熟知的抑郁、焦虑症均有孤独感的影子。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提出过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他认为人从出生到衰亡,总共会经历8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挑战和任务,只有顺利解决了,才能化解危机,形成健全人格,否则就会出现情绪障碍或者停滞。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论文(7)

大学生正好处在埃里克森所说的成年早期(18~25岁),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亲密感,培养爱的人格品质。

如果成年早期没有完成亲密感的建立,疏离社会,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愿与他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就会产生深深的孤独,缺乏自我认同感,失去动力。

国际生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来到异国他乡,接触了新鲜的多元文化,打算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开启一场浪漫关系。

然而疫情扰乱了社交关系,学生面对的是支离破碎的教室和缺乏活力的校园,冷冰冰屏幕下一张张陌生的脸庞。

即使社交媒体精心营造了热闹非凡的自我展示场景,他们仍然感到与世隔绝,藏不住手机锁屏后的内心空洞。

如今好不容易结束封锁,重返校园,突如其来的校园抗议又给这届毕业生打了个措手不及,再次挫伤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这次校园抗议活动,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决定生死的站队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加入支持以色列组织的学生称,因为巨大的政治分歧,他被加入多年的俱乐部无情抛弃,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学生,遍地皆是。

抗议是交朋友的好时机,一个个孤独的灵魂在示威活动和校园营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支持社区。

在从众心理、群体无意识作用下,渴望得到同伴认可的一大群学生很多时候不会在意行为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受与认识论文(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