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树
周五晚上,我收到数学老师的微信,得知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第二次月考的成绩是94分,我心里也有点小吃惊。因为印象中自上小学以来儿子的数学都没有低于95分,看了老师拍照的卷子,我知道了原因。
儿子一共错了三道题,其中有两道题是同类型题,共扣了3分。
另外一道是应用题,因为审题失误导致少算了一步求和,又扣了3分,这3分扣得挺可惜的,如果算上这3分还在正常水平内。
我把成绩告诉了儿子,他瞬间就哭了,失望地说:“怎么考得这么差?错哪里了?”我给他看了一下试卷,结果他看完后哭得更伤心了,还念叨着:“怎么这也能错啊?!”我抱着他,安慰道:“一次小小的月考而已,咱们知道哪里错了,这次考试就值了。”没想到儿子哭得更伤心了,边哭边说:“这个学期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数学每次考试都是95分以上,这下完不成了……看来我的数学还是不太行啊……”
看着痛哭流涕的儿子,我反而觉得这次的“低分”来得非常好。因为他是一个特别有上进心的孩子,“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那种,但我反而担心他太过好强,偶尔出现成绩下滑就会怀疑自己,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今天看来,他的反应也印证了我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