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位爱国词人,他为了挽救南宋覆亡的颓势,组织军队辗转战斗,绝不放弃。
他曾被元军扣留过一次,还因为兵败被俘虏过一次。
他总是铁血丹心、视死如归,绝不背叛即将灭亡的南宋王朝,体现了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怀。
今天无意中读到他写的一首诗,叫《端午即事》,对他又有新的认识。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在这首诗里,文天祥说,在端午节这一天里,有人赠给我一枝艾草来辟邪祈福。这个人是谁呢?诗里面并没有表现,我们也无从得知。
紧接着文天祥就发出感慨说,老朋友看不到,新朋友也不在眼前。
第三联,文天祥评价说,自己一片丹心,向来如此,从来没有改变。而改变的只是年龄,现在鬓发已改变颜色。其实当时文天祥不过40岁,人生正当壮年。
第四联,文天祥表明心志说,自己想要追随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但是距离屈原被流放的湘江一带又很遥远,中间隔着辽阔的海洋。
文天祥的这首诗,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
那么诗中到底包含哪些感情?这感情又与一般文人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第一,孤独、缺乏知音之感。
首先,文天祥没有交代谁赠给自己一枝艾草,其实就表明这个赠艾草的人虽然关心自己,但并不是真正的知己。这种人就是爱自己,但不懂自己的人。就如我们生活中许多父母一样,他们爱孩子,但其实不懂孩子。
其次,文天祥在第二联,直接表明他既看不到老朋友,也看不到新朋友。就在告诉我们,他是孤独一人,他的寂寞无处诉说。
我国古代文化中,特别崇尚知己这个词,为什么呢?
就因为生活中知己难得,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个知己也很难得到,所以才有这样的感慨。
如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悲剧故事流传千古,这种情怀就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遗传烙印。
如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宋代释印肃的“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宋代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等等,他们都在深情地呼唤知音。
第二,时光流逝,壮志难酬之感。
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状元,名满天下。他自恃甚高,有和杜甫一样的雄心壮志,想要匡复社稷、救济苍生,实现天下太平。
但是他又生不逢时,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往往会产生怀才不遇、老大徒伤悲的感受。
古代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信念深根于心。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文人穷其一生,也很难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就难免产生抑郁不平的不得志之情。
这种情感总要找一个途径来发泄,正如韩愈所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我们读唐诗宋词,往往读到许许多多的有关怀才不遇的诗。
前一段时间想给一个女婴儿起名字,父母想在唐诗宋词里面找一个比较有寓意的吉祥名字,但其实很难做到,就因为以上的原因。
怀才不遇的诗比比皆是,比如唐代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南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等等,不一而足。
第三,虽怀才不遇,但依然忠君爱国。
天祥在本诗中说“丹心照夙昔”,还说“我欲从灵均”,都在表明,虽然自己的一片丹心不被人理解,也不被朝廷重视,自己也很难实现梦想,但是自己依然忠军爱国,矢志不渝。
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可贵之处,虽然遭遇了各种非难、指责和不公平的待遇,一生坎坷,但是依然心系朝廷,胸怀天下,很少怨天尤人。
杜甫更是这些文人中的代表,“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读这些诗句总是让人感慨不已,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读诗并不只是朗读那些诗句,也不是仅仅感受那些音韵优美的节奏,或者仅仅是积累那些美妙的词汇以及包含的典故知识,我们更多的是体味诗人深藏于字里行间的隐幽微缈的情怀,用这些情怀来滋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