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PausePlay% buffered00:0001:10Exit fullscreenEnter fullscreen
Play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红网时刻特推出专栏报道,深入挖掘湘籍英雄模范感人事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生动鲜活讲好英雄模范故事,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李白。(资料图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代诗人李白这首传诵了一千多年的名诗,对长沙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的乡亲来说,格外亲切。因为这块土地上,也诞生了一位李白,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公“李侠”的原型,他是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十大红色特工之一。
“电台重于生命”
李白,原名李华初,曾用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出生于浏阳张坊镇白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以贩运纸张为业。李白9岁上小学,后因家贫交不起学费,13岁成为一名染坊学徒。
1925年,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5岁的李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秘密领导农民协会等工作。1930年秋,李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随部队转战于赣南、闽西等地。
1931年6月,机智灵活、成熟稳重的李白被组织调往红军总部,开始学习无线电讯技术,学习结束后,表现优异的李白被调入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
红军长征的漫漫长途中,李白和他的无线电队战友们白天跟着队伍负重前行,晚上收发情报继续工作,在敌人的炮火中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人在电台在”的革命誓言。李白对战友说:“电台是全军团几千人的耳目,是与总部联络的主要工具,我们要视电台重于生命。”
“电台重于生命”,后来不仅成为整支无线电队的响亮口号,更是一支特殊队伍在雪山和草地上表现出来的不朽精神。
架起上海与延安的“空中桥梁”
李白夫妇与孩子的合影。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李白被派赴上海开展地下情报工作。当时的上海已沦为“孤岛”,李白俨然位于敌人心脏,任务之繁重与艰巨可想而知。
为保证安全,党组织安排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李白假扮夫妻,以掩护电台,开展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爱情,后经地下党组织批准结为夫妻,成为秘密斗争之家。
1938年春,李白所负责的秘密电台正式启用,但灯光的亮度、电键的声音、电波导致附近居民的电灯忽明忽暗。李白把发报机的功率降至30瓦,但功率太小发出的电波微弱,难以传达到2000多公里外的延安。经过反复研究,李白终于摸索出一套发报规律,他用收音机的天线作掩护,选择在人们都已入睡、空中干扰和敌人侦察相对较少的零点至四点之间为通报时间。
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终于架起来了。当时电台功率很小,但仍能把电报发到千里之外的延安,而且信号清楚。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情报电讯专家采访裘慧英,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不可思议。
党中央的指示经李白的传递至上海及华东,各地日军动向也由他报告至延安……直至1942年9月,李白的秘密电台未发生失误,红色电波为抗战立下特殊功绩。
坚贞不屈 严守“党的机密”
李白在上海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地下斗争,曾三次被捕两次入狱,任凭敌人使尽坐老虎凳、钳子拔指甲、针刺手指、香火烧眉毛等多种酷刑,都坚决不泄露党的秘密。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向党中央拍发长江防务等情报时,被敌人测出电台位置。在敌人重重包围中,李白镇定地发完电报,销毁了密码。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各种酷刑的逼供,但他坚贞不屈,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
1949年5月7日,裘慧英抱着孩子,在监狱对面一户居民家的阳台上,和丈夫见了最后一面。5岁的孩子闹着要爸爸抱,李白说:“乖孩子,过几天爸爸就来抱你。”他对夫人裘慧英说:“革命即将成功,我无论生或死,总觉得非常愉快和欣慰。”
1949年5月7日晚,国民党特务将李白等12名中共地下党员秘密*害。李白牺牲时年仅39岁,此时,距上海解放只有20天。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