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世界戏剧史的泰斗,正是他那些表现人性多样性的杰出作品使得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2、关于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分期,按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时期(乐观主义时期,1590-1600)第二时期(悲观主义时期,1601-1607)第三时期(和平主义时期,1608-1612)。每一时期的成就都与相应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莎士比亚个人思想动机的剧变有关。各个阶段的时间、具体作品、思想艺术风格都需掌握。无论考与不考,莎士比亚这般的巨匠都是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
结合作品分析特征:1、乐观主义时期:以历史剧、喜剧、诗歌创作为主。此时的英国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达到国力的鼎盛阶段,刚刚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代了西班牙欧洲霸主的地位,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莎士比亚早年是人文主义思想坚实的信徒,他崇尚理性,尊崇知识,讴歌人类的天然情感。加之莎士比亚的个人才能被伦敦的剧院发现,此时他的创作基调处于乐观、激越、明朗的状态。他创作了诸如《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历史剧,以此反映英国历史通过曲折道路走向民族统一、走向中央集权的必然趋势,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君主的形象,用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开明君主的赞美与向往;他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喜剧以及159首十四行诗等诗歌作品,热情赞颂青年男女大胆冲破封建藩篱和传统习惯势力,为争取恋爱自由、婚姻幸福而进行的大胆不懈的斗争。
2、悲观主义时期:以悲剧、悲喜剧(或称阴暗喜剧)为主,该时期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君主专制影响日渐加深,各种丑陋黑暗的行为因前期人文主义的放纵与张扬而日益突显,人们彷徨思索人文主义的意义。社会罪恶的浓重阴影,迫使莎士比亚从早期的乐观浪漫的幻梦中脱离出来,重新面对现实。他感受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这一主题在他的悲剧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尤为突出。因此,莎士比亚以悲剧的形式,或以悲喜剧的形式,揭露黑暗现实,提出社会问题,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创作基调是沉郁、悲怆、愤激的。该阶段的代表作品以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为主。
3、和平主义时期:以传奇剧创作为主,此时期也称田园剧时期。此刻的社会矛盾冲突尖锐,资产阶级革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理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因此,莎士比亚退居书斋,以神话般的创作方式,描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以揭露现实的阴暗冷酷,同时又以仁爱、宽恕、谅解的精神,积极探索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转向清丽、俊秀,呈现出高妙远逸、圣洁至纯的意味。代表作有《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加深印象:莎士比亚的戏剧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马克思曾就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在他的回信《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这一名词,即借鉴莎士比亚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广泛反映社会阶层的生活与思想,人物应个性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类型化,此外情节应具有生动性、丰富性。这一理论成为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