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剧情解析,译制片蛇剧情简介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06 06:07:10

蛇剧情解析,译制片蛇剧情简介(1)

电影《蛇》

在中国电影观众一代人的记忆中,法国影片《蛇》(Le Serpent)有着特殊位置。它既不属于永恒的经典,会让人们不断回顾、重放,或被写入电影史中,具备典范意义。也不属那种代表一个时代的电影,每次播放,都会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当然,它更不是那种过目即忘的片子,如果你问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影迷,很多人还对这部30多年前的老片印象深刻。也许已经记不清故事情节了,但一聊起80年代令人难忘的译制片,准会有人提醒你:还有一部法国影片《蛇》。

一、“冷战”时代的国际大制作

蛇剧情解析,译制片蛇剧情简介(2)

这部1973年由法国拉卜埃第公司出品的影片,在法国电影史上并没有留下浓重的一笔,相关研究资料甚少,影评也寥寥无几。它还曾改头换面进入过美国电影市场,当年在北美发行时,片名改为《从莫斯科飞来的夜间航班》(The Night Flight From Moscow)。事实上,这部影片就是为美国观众量身定做的。法国导演亨利·维纳尔(Henri Verneuil)给该片配备了强大的好莱坞明星阵容,主演亨利·方达(Henry Fonda)、尤伯莱纳(Yul Brynner)、德克·博嘉德(Dirk Bogarde),清一色当红巨星。加上饰演过著名影片《老枪》主角的法国明星菲立普·努瓦雷(Philippe Noiret),台词用法、英、德、俄四国语言,故事空间跨越苏联、法、美、英、德等政治地缘大国疆界,在当年可谓货真价实的国际化大制作。但美国影评界的反应平淡,有关《蛇》片留下的相关文字很少,我问过美国影评界的老前辈,他们对这部片子印象不深。

但它对中国观众却意义不同,1980年代初中国大陆引进《蛇》,刚一上映,就在当年很有影响的杂志《大众电影》上,以封面剧照的形式推出。1982年1月《大众电影》刊出胡思升的文章《“蛇”的启示——评法国影片“蛇”》,文章称该片对中国观众有个最大的启示:“西方间谍机关那些为普通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现代化特务手段:从测慌器到模拟发声器,从五花八门的窃听器到室内闭路电视录像装置,是会增长见识并有所启示的。我们没必要因此而草木皆兵…”[1] 显然,当年《蛇》所展示的“五花八门”间谍技术,颇让国人吃了一惊,甚至有“草木皆兵”之虞。的确,虽然《蛇》属间谍悬疑类型,却有部分影像配以大量画外音,不厌其烦地讲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仪、混合录音仿声设备、金属材料分析仪、大型计算机、窃听设备、影像拼接技术、以及对世界各国媒体的监听和书报翻译,让当年观众叹为观止。影片这部分的叙事风格颇似科教片,多少偏离了整体悬疑情节的展开与推进。难怪该片在国内公开放映前,曾一度作为“内参片”,在外交、公安等政府机关内部放映。就1980年代初中国的科技水平、以及对外了解的局限,《蛇》很有些“科技含量”,也有助于增加外事知识。但应该注意,这部片子在国内观众的接受层面上,远非现代技术“博览”这单个层面所能涵盖的,它曾是意义丰富的文化事件,在“文革”与“新时期”两个阶段交替的历史节点上,它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影片作者始料未及的信息。

本文先从这部法国片“原产地”出品的背景入手,分析作者“意图”与中国观众的“接受”之间,出现了怎样的“扭距”。同时,中国1980年代特殊的文化语境,又如何催生出影片原本没有的“新意”。

二、地缘政治的图解

蛇剧情解析,译制片蛇剧情简介(3)

测谎

《蛇》拍摄于“冷战”的冰点时代——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世界石油危机、中国试爆氢弹、苏联勃列日涅夫政权全球扩张的步伐骤然加快,插手、并遥控了阿富汗政府。法国导演亨利·维纳尔在这个寒彻刺骨的年代拍一部间谍片,想传递怎样的信息呢?《蛇》一方面丑化英国情报局,把北约防御的漏洞一股脑算在英国的账上。另一方面向美国摇动橄榄枝,承认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希望美国谅解法国退出北约的任性,还对法国在“冷战”中的孤立境况顾影自怜。影片所依托的历史背景是这样,法国于1966年退出北约,由于作风强硬的戴高乐总统不满美英之间的“兄弟私情”,不肯任由英美两国主宰北约。他自认法国也是世界大国,所以要求美英法三巨头齐肩共管。同时还要求一个附带条件:把法属阿尔及利亚纳入北约防御。对这个曾沦为纳粹臣仆的屈辱国家,美国对其要求置若罔闻。于是,法国决定退出北约,独立防卫,单独与华约媾和。戴高乐自主的外交姿态,与法国孤立、弱小的现实不太相称,让法国吃尽了苦头。这部影片就是当年地缘政治的生动写照:美国霸道却也仁慈,英国邪恶昭彰,片中台词竟称其为“一筐臭气熏天的烂苹果”;战败国西德受尽“凌辱”,默默地成为苏联与英国情报机关勾结阴谋的牺牲品;法国总想跃跃欲试,有所作为,但无奈国小力单,“没有本钱”(电影台词)大展宏图。电影结尾最耐人寻味,法国情报局长贝尔东(Lucien Berthon)被英国间谍害得险些丧命,最终得到CIA的体谅,他用绷带吊着受伤的胳膊,押解苏联间谍交换美国飞行员,终于为法国挣回“自由世界”正义战士的体面。

这部情节复杂、惊险、故事扑朔迷离的影片,对1980年代初的中国观众来说,实在太难消化了。毕竟中国刚刚开放,对国际政治了解有限,这么纠结的历史背景、如此微妙的国际关系,一股脑抛给与世界隔绝了几十年的中国观众,其效果当然与今天欣赏西片大不相同。一部法国片用多个语种做台词,在欧洲许多国家拍外景,演员一概用国际明星,导演的目标显然瞄准了国际电影市场。但是我敢肯定,亨利·维纳尔绝不会预料到他的片子在中国上映的盛况,也不能理解这部片子对中国观众的意义。

三、蛇的诱惑

《蛇》的叙述视点聚焦在法国情报局长贝尔东身上,一部法国政治片的主人公毕竟该是法国人,但真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却不是他。苏联驻法使馆二等参赞弗拉索夫(Aleksey Teodorovic Vlassov)上校和美国中情局长艾伦·戴维斯(Allan Davies)才是片中亮点,是这两个人物推动了情节的跌宕起伏。电影开篇,弗拉索夫上校到巴黎奥利机场乘机回国,突然他奔入机场警察局要求政治避难。法国情报局立刻意识到一条大鱼上钩了,局长贝尔东亲自指挥审讯,欲从弗拉索夫嘴里抠出有价值的情报。但是,苏联上校不肯开口,坚持要求送他到美国驻巴黎使馆。贝尔东用尽伎俩,但无一奏效,最后感慨说:“法国没有本钱收买叛国者”。

蛇剧情解析,译制片蛇剧情简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