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分别是:《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和《应物兄》(李洱)。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工作于2019年3月15日启动,2019年4月30日结束。经审核,初步认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参评条件,之后又经过三个多月的五轮投票,选出10部提名作品。之后再最后一轮投票,选出最终获奖的作品,并向社会公布。
茅盾文学奖是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自1982年开评至今,评选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力作,为激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封面新闻对国内文学动态一直进行高度关注和深度报道。李洱、徐则臣三位作家,是封面新闻在2019年初盘点评选出的“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作家和十大好书获得者。徐则臣本人位列“年度十大作家”,其《北上》也被评为“年度十大好书”。李洱也是本人位列“年度十大作家”,其《应物兄》被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梁晓声《人世间》:“好人文化”的形象表述
《人世间》是梁晓声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120余万字的作品,历经数年倾心打造,可以看作是梁晓声对自己创作和思考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作家梁晓声是因表现知青生活而知名的。他早年的中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仍让我们记忆犹新。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也主要描写知青和后知青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创作逐步涉及到对非知青人群的文学表现。在当代文坛上,梁晓声是一位有着鲜明文学个性和思想力度的作家。
《人世间》小说体现了作者驾驭生活的非凡能力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厚功力。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善良、正直、担当和诚信。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帮,自立自强。可以说,《人世间》是梁晓声“好人文化”的形象表述。
徐怀中的《牵风记》:战地古琴声中的血色浪漫
90高龄再续未竟之作 “尽最大力量去完成精彩的一击”
徐怀中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八路,是挺进大别山的亲历者。他一生跌宕起伏,戎马生涯,亦文亦武,笔耕不辍。《我们播种爱情》、《无情的情人》、《西线轶事》、《阮氏丁香》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2012年,他的长篇纪实文学《底色》还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牵风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作者在“序曲”介绍了1948年初春在大别山牺牲的年仅19岁的女孩子汪可逾。在照片里,来自北平“颇为洋气的”汪可逾抱着一个木质琴盒,盒内的乐器是中国古琴。
《牵风记》主体共有28章,外加5页类似音乐的小调与序曲同步之尾声结束。第一章“隆隆炮声中传来一曲《高山流水》”。开始于1942年。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汪可逾,路经“夜老虎团”驻地,因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与知识分子出身的团长齐竞相识,成为这位年轻指挥员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汪可逾聪明灵动、冰清玉洁,是美的化身,小说因她牵出了一段段战争岁月的甘苦。团长齐竞文武双全,儒雅健谈,踌躇满志,前程无限。在浪漫激越的战地恋歌即将奏响之际,却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让二人走向凄苦与悲怆。骑兵通信员曹水儿高大威猛、勇敢果决,为齐竞所看重,也颇受女性青睐。但他时常自我失控,终于酿成了悲剧。在出生入死的战火中,汪可逾、齐竞、曹水儿等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演变?那匹灵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军马“滩枣”又该如何功德圆满,死而无憾?对于这部作品,徐怀中说:“我写的是一部具有严肃宏大叙事背景的 ‘国风’式的战地浪漫故事。”
20世纪60年代,徐怀中曾以此为题材创作出《牵风记》的雏形,将近20万字,后来却由于种种不测,小说手稿被销毁。这次创作起笔于四年前,经过不断的修改与润色,五十余年后,小说终于与读者见面。在《牵风记》中,徐怀中先生以对文学创作终身不竭的激情和追求,实现了他矢志不渝的写作追求:“尽最大力量去完成精彩的一击。”
2019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徐怀中曾出现在这本小说的首发式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现场评论这部小说时表示,拿到这本小说稿时“吓了一跳”,“感觉小说不像年近九旬的老爷子写的,而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写的作品。”《牵风记》被评价认为是对中国当代战争文学一次大幅度的推进和提升,使它在很多维度上和世界的优秀战争文学可以平等对话。
徐则臣《北上》:
70后 “一直是靠着大运河想象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他的文学原乡
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已经十多年的资深文学编辑,著名的7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中均有建树。不管是短篇《如果大雪封门》、中篇《跑步穿过中关村》,还是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徐则臣关切的对象一直有一个核心:繁华的都市景象下,每天拼命挣钱而动荡、困窘的底层草根,或者靠自己努力暂时站稳脚跟但精神苦闷、寻找灵魂归宿的成功者。他在现实主义题材领域内深耕,用文学书写着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思想变迁。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徐则臣试图用文学的形式,探寻包括自身在内的焦虑、疑难与出路。徐则臣学识扎实,对文学表现出巨大的耐心、执著,是文坛的一位长跑型选手,未来更加可期。
徐则臣
2018年底,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亮相。他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书中试图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千百年来如何营养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独特的中国人,在作品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思索与艺术表达。2019年1月,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邀请国内多位一线文学批评家评选的“2018名人堂”年度作家、年度图书盘点评选中,徐则臣凭借该作品,获得“十大作家”、“十大图书”两大奖项。
当得知自己入选“2018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徐则臣给封面新闻记者发来一段真诚的获奖感言,“正值岁末严寒,这是个温暖的好消息,谢谢你们!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也谢谢参与投票的网友和所有关注我创作的师友!这部小说《北上》其实是本“南方”的书,跟水有关,跟船有关,跟生活在运河边的人有关。《华西都市报》是西南文化的重镇,西南山水共济,舟楫穿梭,所以,我把这个荣誉理解为《北上》有了一点点‘南下’的潜质,这一点尤其让我欣慰。”
一个作家成熟的标识之一就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学地理、文学原乡。比如山东高密之于莫言,呼兰河之于萧红。而对于徐则臣,京杭大运河就是徐则臣的文学原乡。徐则臣出生于连云港东海县,江苏籍作家。自幼生活在大运河畔。大运河的影子,一直贯穿徐则臣所有的小说创作。2018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徐则臣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莫尔道嘎》《最后一个猎人》《日月山》,即由徐则臣亲选篇目,亲题书名。除了收入徐则臣书写大运河和花街的小说十余部,还一并收入北漂、返乡、路上等主题小说二十余部,可以说是《北上》的前传之作,由此可遍览徐则臣文学创作之初心与全貌。
在奖项揭晓之时,徐则臣正在上海书展举行一场新书分享会。他的新书是一本散文集《从一个蛋开始》。除了写小说,徐则臣还写了不少散文。他对写散文的标准要求比较高。“对我来说,写散文是很困难。文章与作者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准确传达出自己,并不容易。”在看一个小说家的小说之前,徐则臣习惯找到这个小说家的散文写得这么样,“那里有真实的作家自己。”徐则臣自己作为小说家,找到自己的散文风格,也经过一番琢磨寻找的过程。在自己的散文集中,徐则臣坦言:“这里是有真实的我。”
陈彦《主角》 :用古典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这部由作家出版社于2018年1月推出的小说,是一部以戏剧界为题材的作品。作者讲述了一代秦腔金皇后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并辐射一大群周边艺人,讲述了这一剧种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艺人的命运。其间各色人等在转型时代中的命运遭际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令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
忆秦娥虽然后来成为戏剧舞台上的主角,但一开始她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刚进剧院从事帮厨喂猪的最底层工作,住在灶门口。作者在创作谈中也指出,一个主角依靠的是一个团队一连串如行云流水般的协同动作才把主角天衣无缝地送上前台。这种关于幕后工作的书写在作者之前的长篇小说《装台》里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而《主角》对此的书写仍可谓不遗余力,由此作者通过小说讨论了“谁才是生活的主角”这一严肃的问题。 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可以说时,用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陈彦,商洛市镇安县人,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创作电视剧《大树小树》获电视剧"飞天奖"。多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出版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其中《主角》获"第三届施耐庵长篇小说奖"。
李洱《应物兄》
“世界学院小说体系中的独特存在”,有人联想到钱钟书的《围城》
李洱的《应物兄》得茅奖,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因为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和口碑度,一直都非常高。
事实上,从2018年末至今,李洱和他写了13年的85万字长篇小说《应物兄》,一直是文学界和阅读界的一个热门。先是在《收获》上连载引发杂志畅销,在上海开作品研讨会上30多位文学评论家抢话筒评论。69岁的同济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王鸿生,看完作品后火速写了近3万字的评论文章,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应物兄》是我们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也是我们近年来推出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请注意,他没有用“之一”。
在2018岁末各大阅读盘点排行榜上,《应物兄》几乎都榜上有名。其中,2019年初,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推出的名人堂年度人文评选活动中,经过李敬泽、邱华栋、谢有顺等文学评论界人士投票,并参考网络投票,最终评出“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作家” “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好书”。李洱和《应物兄》,都位列榜首。
时事造就英雄。时代也呼唤作家。时代节奏如此快,社会生活复杂而丰富。人们内心的迷茫,渴望、呼唤一个作品,给它一个形式来表达、呈现出来。李洱《应物兄》的出现,或许就是对这种渴求被表达心理的一个回应。《应物兄》故事主轴事件是济州大学筹备成立一个儒学研究院。几位老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乔木、考古专家姚鼐和古希腊哲学专家何为老太太,世界级儒学大师、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程济世先生,以及这些大师众多的门生、弟子和友人,纷纷亮相。此外还有人物遍布政、商、学、媒体、寺院、江湖、市井。其中对知识分子言谈举止细节的描摹,尤为细致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小说中对各路学者的细致描摹,知识点密集,语言生动幽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钱钟书的《围城》。有人还认为《应物兄》的全貌更像是当下社会众生相的一个文学版的‘清明上河图’。”小说表现出了中国大学、中国知识界人士的精神与生存,因此和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戴维·洛奇的著作一样,成为“世界学院小说体系中的独特存在”。
《应物兄》的写作过程极其崎岖。2005年春天李洱开始动手写。当时他住在北大西门畅春园,每天写作八个小时,进展顺利。但突然一场车祸让他差点没命,母亲生病,不得不让他重新调整计划。之后他两次从头写起,最终在朋友期待催促中,2018年终于完成。小说写13年,李洱说,“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只能说明我的才智、智力中等。如果是非常聪明的话,可以写很快。现在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同时也说明我是比较认真的作家,愿意对文字负责任,愿意对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负责任,愿意对他们生活中的美的细节,他所遇到的每个困难,他心灵的每个褶皱愿意深入其中,并且感受到他们的悲欣,这点我是做到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