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中囯,咱们慢慢来》虽然只有900多字,但这篇议论文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智慧博大精深。《中囯,咱们慢慢来》通篇闪烁出"慢"之经典哲学智慧。细阅这篇作文,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立意高远,直击痛点,有感而发。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社会,什么是人们的"痛点?
不可否认,耐心不够、没有耐心何尝不是呢。
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十年磨一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俗话说,急火打不出热烧饼,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慢工才会出细活。哪有什么一举成名、一夜暴富,有的只是背后的隐忍和耐心,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反观当下社会,急不可耐、追求短平快、总想立竿见影,等等人们浮躁而没有耐心的行为随处显现,有的失去了耐心干脆躺平,传统的儒家文化精髓弃之随意,而对外来的垃圾式文化却顶礼膜拜,实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实属是一种悲哀。
作者正是切准了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短视浮躁现象,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正如作者引用西塞罗言:"我希望青年人有老年人的智慧,正如老人有青年人的智慧。"
文中又讲到:"中国人的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智慧。"
不忘初心,文化自信,何尝不是5000年华夏文明闪耀世界东方的慢慢来的智慧彰显。
"轮船、高铁、飞机,科技的进步使天涯比邻,经济的签约也日益频繁,而谁又能保证,那些合同比孔子木车上的典籍更使人信赖?"
"若是有一天,我们只得称那些用一笔一划勾勒出百子图和年画的人为"他们"时,又有何证据来告诉世人我们是华夏子孙?"
创新手法,描摹细节,引人入胜。"母亲将手中的青红翠绿细细缠绕,打出梅花结或菱形络子;工匠们会为桃木的窗户、衣袖的滚边设计上百种图案,只为保证一宅人、一方物的美;打太极的年轻人缓缓推出柔和轻灵的一招式,释放纷扰,积蓄能量。"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法,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慢中见智见慧的细节,栩栩如生,如临其境。这在议论文中穿插运用的创新写法,力避了枯燥,极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及说服力。
文无定法,在这篇满分作文中展现出了独有魅力。
信息增量大,拉长视角,对比强烈。"中华的文化亦是一脉相承,不似意大利,他们从罗马的废墟上建没了自己的家园,而语言文化却与罗马毫无关联,所以当他们自称罗马人时,拉封丹的驴子笑了。"
从上述这段论述当中,不难看出作者拉长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龙的传人之一脉相承。这难道不是一种积淀深厚、韬光养晦的中国慢慢来的智慧昭示吗。
所谓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体现在家国情怀上,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一种客观认识乃至正确评价。
继往才能开来,坚守才能不失初心。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
中国,咱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