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对夜盲症也有很好地缓解效果。
随着视觉传媒的兴起,视觉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虽然人们在电视机、报纸等视觉媒体中得到了知识和快感,但这也在逐渐地侵蚀观众读者的视力。
提早入睡,既能够休息双眼,防止用眼过度疲劳,减少夜盲和近视等视觉疾病的发作;
又能让夜盲症患者早早入睡,减少在黑暗环境中行走、工作的时间,危险度大大降低。
03 早睡早起,合理作息就是自觉性的夏令时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项看似百利无一害的政策,在中国仅仅持续了五年就草草结束了?
中国幅员辽阔,疆域东西南北跨度非常之大。
尽管夏令时在北方能够起到很好的省电效果,但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效果就有些苍白了。
中国的南方地区大多分布在亚热带,即便在冬天也有很多温暖的地方。
由于纬度低,太阳升起的时间从冬夏两季来看,并没有如北方地区那样的差别。
不仅如此,南方夏季湿热多雨,下午太阳刚落山那会正是炎热的时候。提前一个小时睡觉,大地的余热尚未散尽,简直是一种煎熬。
这还不算最不好办的。清晨太阳升起前后是最凉爽的时候,正是高枕快眠的绝佳时机,若是提前一小时,岂不是赶在了最适合睡觉的时候起床?
能否省电,省多少电还是个未知数,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此本末倒置,对南方地区来说,实在有些不划算。
而夏令时开始和结束时的“大调表”活动会紊乱时间秩序,贻误许多事情,尤其是航空、铁路等班次时间。
在夏令时结束时起飞的航班,倘若只通知乘客凌晨一点起飞,却不知是调整前的一点还是调整后的一点,最后怨声连连。
夏令时与常规时间相互区别,对人们养成的生物钟,尤其是生物钟尚在形成的孩子和形成生物钟多年的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在夏令时实施的时候做过几项调查,惊讶地发现,夏令时内人们的自*率提高了很多。
这是因为夏令时扰乱了人们的生物钟,也干扰了原本平淡的情绪。犹如原本平静的湖面,夏令时好比那一层层的涟漪,一旦遇见滚石漩涡,立即风助火势,不可阻挡。
此外,在夏令时实行时期内因病而死的人也增长了不少,根据统计,增长的死者大多死于心脏病。
夏令时打乱了心脏原本的供血周期,在快节奏与慢节奏的切换中,心脏的负荷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疾病。
其实夏令时的本意是在于提醒民众早睡早起,通过强制的规定,逐步演变成生活的习惯。而夏令时也会为国家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遗憾的是,夏令时的实施必须尊重国情实际和客观规律。
西方国家大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实施夏令时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中国的地区分布上,纬度跨度很大,南方地区就不适合夏令时。
因而,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不断呼吁国民养成早睡早起、节约用电的习惯,而非通过调表的“掩耳盗铃”来自欺欺人。
夏令时尽管不适合中国,但它的初衷与旨意至今依旧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