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作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人物在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上古歌谣、《尚书》、《诗经》、《史记》等文献中的"大禹"从神话人物转变为英雄人物,呈现的是"大禹"的正面形象;《竹书纪年》、《荀子》、《韩非子》中则侧重记载"大禹"通过禅让得到帝位这件事情,暗示了"大禹"的负面形象。大禹形象的两面性与先民的生存环境、君权神授观念以及儒家"仁君"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 "大禹"形象的两面性"大禹"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上古歌谣中"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尽管歌谣并未对大禹进行直接描写,而是借用涂山氏之女的叙述让我们窥视到大禹为民兢兢业业的形象。在《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中,鲧因私自窃取息壤来治理洪水失败而被*,洪水依旧肆虐大地。大禹就出生在大地洪水肆虐的时候,他是为了完成鲧的遗志——治理洪水而降世的。《海内经》中的大禹生来便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一位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形象。
但是除了这些赞美式的描写以外,还有些许典籍中记录了大禹形象的另一面。大禹最让人钦佩的一点便是他有美好的品格,是民心所向,舜因此认为他是治理天下的贤君而将王位禅让给他,大禹因此获得天下。"尧授舜,舜授禹"便为我们揭示当时大禹的帝位是如何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禅让制","禅让制"一直是舜和禹继承帝位的主流说法,然而在先秦时期一些典籍中则提出了另一种看法。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 89 位帝王、1847 年的历史。但《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都与传统的正史记载不同,其中关于舜的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为不同。引述如下:"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同期的一些记载中也说到了舜与禹的帝位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禅让制"。荀子在他的《荀子·正论》写道:"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荀子直白的写道所谓的尧舜禅让不过是"虚言",只有浅陋之人才会信以为真。而后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不但不承认有"禅让"这回事,反而说舜和禹,之所以能继承帝位,是"臣弑君"的结果,他在《韩非子·说疑》中写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由此可以看出前文提到的许多典籍中记载大禹因品德美好,治水有功,获舜禅让而得帝位的这一说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大禹作为一名势力强大的首领,他也有占有天下的私欲。
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存在于战国时期,到了东汉末年,历史上著名的献帝"禅让"一事也是如此。曹丕在自己的父亲曹操死后袭爵继承"魏王",但是曹丕不满足于当一名王侯,而想称帝。曹丕命人胁迫献帝让位,献帝答应,将让位诏书送给曹丕。曹丕得到诏书表面不肯接受,上表推辞。朝中不少人连忙致书劝曹丕登位,同时胁迫献帝交出玉玺。于是在受禅坛上,献帝请魏王曹丕受禅,亲手将玉玺奉上。当时,接受"禅让"后的魏文帝曹丕说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可见在曹丕心中由儒家正统所主张的"禅让制"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曹丕并不认可,在他看来,"舜禹受禅"是二王(即舜和禹)实力强大才会坐拥天下。
从这些典籍我们看到"大禹"的形象不是只有被人赞颂的完美的英雄形象和历史上所称道的圣王贤君的帝王形象,有些记载中还存在着大禹的另一面,他因自己的势力强大,所以想成为坐拥天下的霸主。对大禹另一面的描写,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更加饱满、立体化的"大禹"。
二、"大禹"形象出现"两面性"的缘由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对自然的认识很少。先民们在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时他们是恐惧、害怕的,但先民们却没有放弃对抗,便需要"大禹"这样的英雄出现。所以不管是上古歌谣中的英雄人物"大禹",还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大禹"都是是带领大家抗争的正面形象。我国古代的不同朝代,不同的史书中都有记载洪水肆虐的事件,所以大禹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无法被抹灭,人们会在特定的时期(暴雨洪水肆虐的时候)祭祀大禹,以祈求洪水消退。古代先民们在抗争洪水时,甚至是洪水以外的自然界灾害时将"大禹"作为一个精神寄托,期待有像"大禹"一样的英雄带领他们有勇气去对抗无法认知的自然社会。
但是文中也写到了许多关于大禹相反面的描写,同样被后世所接受。我们可以看到记录大禹另一面的典籍出自《荀子》、《韩非子》,这两部书都出自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天下分裂、战争不断的混乱时代,但同时也是思想迸发交织的时代,孔孟所倡导的儒学大道并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所有人的看法,所以孔孟赞扬的贤明的"大禹"是他们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圣王贤君的模样。荀子虽然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与韩非子都有法家思想,因此荀子只是认为"禅让"不过是虚言,但又不是像纯粹持法家思想观念的韩非子一样认为大禹的帝位并不是所谓的"禅让"而是"臣弑君"。在这之后关于"禅让"的记载便是在曹丕胁迫献帝让位时的一句感慨,此时是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天下动乱,儒家所倡导的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执掌政权的领袖同时也应该是道德的完人,应是圣人治国,但是这种思想并不适合一个动荡的时代。此时,人们的思想不再被正统的儒家思想紧紧束缚,各地豪强争霸,能者居之。作为当时一大势力的魏王曹丕,也不仅仅满足于一位诸侯,而是想成为帝王,因此曹丕才会认为舜禹受禅与他逼迫献帝让位的性质相同。
三、结语"大禹"形象的两面性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的复杂化和立体化。"大禹"形象的保留对我们研究先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有极大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能从中管窥到一些古代社会"君权神授"的社会制度等。除此之外,"大禹"也存在负面形象。因而,禹的文学形象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因为 "大禹"形象的保存及发展,我们在后世的历史记载或是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形象更加立体化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