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青林向我讲述了大禹到青铜峡治水的故事:上古时期,黄河流入中宁境内,山阻水道,洪水四溢,到了大石山(牛首山),由于大山阻挡,到处是一片汪洋,黄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牛首山南面形成了一个大湖,叫庆阳湖;牛首山以北形成一个大湖,叫千金陂。大禹治水来到青铜峡,看到上游因河水受阻而形成湖泊水涝,下游无水而干旱,就率领民众数百人,住在古石洞里,每天凿山不止,想把大石山开凿出一条峡谷,放水过去。可是,山高石头硬,进度太慢,收效甚微。大禹向当地百姓求教,听说北山角下的古镇里有一匠人是个奇人,炼山石为“铁”(青铜),会打造各种各样的兵器。大禹闻说,就前去拜访。古镇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俨然一世外桃源之地。古镇匠人父子早就对大禹治水造福百姓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听了大禹的请求,答应为大禹炼制打造一把青铜宝斧。在匠人父子的帮助下,炼了七天七夜,可是因火势太小,终不能成,在这紧急关头,那老者奋身跳进炉窑中,流尽自己全部鲜血,顿时炉窑火焰熊熊,火势转旺,终于炼成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斧。
大禹感念老者舍身炼斧的义举,唏嘘不已。他带着青铜宝斧,来到大石山,选准地方,用尽全力,奋力劈去,只听一声巨响,中间豁然出现了一道峡谷,黄河水顺着裂开的口子奔流而下。下游旱情得到解除,上游也不再有洪涝灾害,农田滋润,禾苗茁壮。就在大禹开山劈峡之后,正值夕阳西下,阳光把牛首山染成了青铜色,蔚为壮丽,大禹见此情景,便兴致勃勃地在峡谷的悬崖峭壁上用青铜宝斧刻写上“青铜峡”三个大字,从此这段峡谷便有了青铜峡的美名。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就在大禹休息的山洞旁建了一座禹王庙,四时祭祀。这座庙宇几度兴废毁复,直到1958年兴修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才被黄河水所淹没。
韩青林说:在青铜峡地区,民间一直流传着“禹练十年功,铸斧开青铜”的动人传说。历史上不仅有青铜禹迹、禹王神洞,而且建有禹王庙,历代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盛赞大禹的丰功伟绩,明代孟达“砥柱依然为倚障,禹功昭揭莫终穷”,冯清“四时谢绝商霖祷,万代评将禹绩俦”,清代栗尔璋“铜峡中间两壁蹲,何年禹祠建山根”,都是描述赞颂大禹开凿青铜峡谷内容的诗句。
青铜禹迹韩青林介绍说:大禹在华夏大地上治水,留下了众多的“禹迹”,为后人所瞻仰崇拜,他在青铜峡治水更是禹迹众多,被后人尊称为“青铜禹迹”。
据传,大禹率民众在青铜峡开凿的渠名叫“高渠”,到北魏时,刁雍镇守薄骨律镇(今吴忠利通区)时在古高渠的基础上修浚了艾山新渠,他给皇帝的奏章中提到的古高渠“似禹旧迹”。据传,由于青铜峡地下水位极高,大禹率领百姓在治水营田的过程中,发现挖土达一定深度时,地下可出水,这就又使百姓学会了凿井汲水的技术。这一发明,使人们的生活地域进一步扩大,人类可向荒原进军了。
在《康熙朔方广武志·古迹志》中记载:“神禹洞,在青铜峡中,即坎离窑。石古烟苍,相传神禹治水,曾宿此洞。”清代广武人俞益谟之子俞汝钦《峡口禹王庙记》中记载:“峡口者……上有禹庙,由来已久……今兹朔塞之祠,垂明祭于万祀,亦民之不忘旧德也,而何疑哉!”在清康熙年间,峡口的禹王庙就“由来已久”,可见青铜峡祭祀大禹的历史相当久远。 康熙55年春(1716年),俞汝钦秉承父命重修禹王庙,第二年夏末竣工。在俞汝钦所作的《神禹洞鼎建殿宇圣像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历传神禹疏河,经宿此洞,虽无方策可考,而土人世代相闻,若或有所见而云然也。且玩此洞,子午正向,时有烟岚氤氲,嶙峋苍古,殆非后世人力所凿。因稽八年于外,此峡疏通,能无计日,经宿之传,有足信者。” 当时的禹王庙,“大殿之楹,阶下翼以斋宿、僧舍之间”,殿内塑有大禹圣像,“致美黼冕于上,侧侍敕符。童官殿立风火左右四帅。金碧辉煌,俨然玉阙”。殿外建有院墙、门楼,设制了钟鼓香案等供奉之器。同时为了方便香客往来,还修建了河边道路,开设有渡船一只以济往来。
从志*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禹王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现在,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澄清了我国近现代一些学者不承认尧、舜、禹存在的论点。大禹治水的传说已不再是神话故事,而是历史史实。只可惜青铜峡拦水大坝建成后,上涨的黄河水淹没了神禹洞,古老的庙宇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虔诚地在大禹治水展柜文物前驻足细观,在一幅幅图片前凝视良久。高山流水,知音相契,登高怀古,直抒胸臆。风清兮而月明,圣德滋润心灵;河流兮而波平,慨叹逝者如斯。
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虽贵为天子,但本色行当,亲近百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业绩和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