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拼头衔的难度略大,有的学校便打起了“装点门面”的主意——改个好名字,也相当于改头换面。
改名的套路,有且不限于“学院”变“大学”,一洗专科的身份;地域扩大化,以城市为名的改为省份,以省份命名的改成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最高则能改到国字头;再来是美化说法,把原来的“铁路”或“水产”等字眼改为“交通”或“海洋”,瞬间格调就上去了。
有数据显示,2010~2016年期间,我国有200余所高校更换了名称。
通过观察也不难发现,在对待校名的态度上,985学校保有原名的稳定性最高,其次是211院校,普通高校名字改动频率最大。
在行政评价的标准之下,改名甚至成了不少高校谋求发展的黄金准则。
最后,等到毕业季来临,当七八百万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一本生、硕博士生、“名校”生涌入求职潮时,他们发现企业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标准:
为了高效率筛人,“985/211/双一流优先” ——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双非的、普通一本的同学,你们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啊。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作者 | 瓜子凉亭,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