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技优优太学每日早读 《墨子》# 七患 原文
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jiǎn)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故仓无备粟(sù),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任校长详解:
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
上世:古代,前世。圣王:贤明的君主。五谷:指稻、黍、稷、麦、豆五种谷物,泛指农作物。旱水:旱灾和水灾。
这句话是说,即使是古代的圣明君主,也无法保证农作物常年丰收,也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又怎能做到使五谷常常丰收,而旱灾水灾却从不发生呢?
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
无:没有。冻饿之民:受冻挨饿的百姓。
然而却没有百姓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
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
力时:努力耕作,不误农时。急:抓紧。自养:自我供养,指生活消费。俭:节俭。
因为他们努力耕作而不误农时,并且生活节俭。
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
《夏书》《殷书》:分别指记载夏朝和商朝史实的古籍。禹、汤:分别指夏禹和商汤,都是古代的贤明君主。凶饿:饥荒。
所以《夏书》上说“禹在位时七年遇水灾”,《殷书》上说“汤在位时五年遇旱灾”,那时他们遭受的饥荒非常严重,然而百姓却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
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生财:创造财富。密:勤勉,努力。节:节省,节制。
因为他们创造财富勤劳努力,而且消费时又很节省。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仓:仓库。备粟:储备的粮食。凶饥:指饥荒。
所以,仓库里没有储备的粮食,就无法应对饥荒;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库:库房。备兵:指储备的武器。义:正义,道义。
库房里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有正义的理由也不能去征讨无义之人。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
城郭:城市的城墙,泛指城市。备全:完备,坚固。自守:自保。
如果城市的城墙不完备坚固,就不能自保;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备虑:预先的考虑和谋划。卒:通“猝”,突然,指突发事件。
如果心中没有预先的考虑与谋划,就不能应对突发事件。
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是:这,指代上述各种情况。若:像,类似。
庆忌:人名,此处用以举例说明,庆忌是春秋时期吴国人,出身将门,自幼习武,力量过人,勇猛无畏。他是吴王僚的儿子,被人们誉为“春秋第一勇士”。公元前513年,庆忌被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的刺客要离刺*身亡。尽管临死前他认出了刺客,但认为要离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并命令手下放了他。去之心:离开的决心。轻出:轻率出动。
这就像庆忌没有离去的决心,就不能轻率出动一样。
因此,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又怎能做到使五谷常常丰收,而旱灾水灾却从不发生呢?然而却没有百姓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努力耕作而不误农时,并且生活节俭。所以《夏书》上说“禹在位时七年遇水灾”,《殷书》上说“汤在位时五年遇旱灾”,那时他们遭受的饥荒非常严重,然而百姓却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创造财富勤劳努力,而且消费时又很节省。所以,仓库里没有储备的粮食,就无法应对饥荒;库房里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有正义的理由也不能去征讨无义之人;如果城市的城墙不完备坚固,就不能自保;如果心中没有预先的考虑与谋划,就不能应对突发事件。这就好像庆忌不该失去戒备之心,不该轻率外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