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群,是一个学习东方智慧和西方哲学的实验班。我们平时是按照一个系统的标准在思考,现在学习用异质的两个系统思考。以下是我们讨论整理的第七期上内容。
林*清:我有一个疑问: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
愚明:中国先秦以前教育都是贵族教育,为继承夏商周文化,孔子开创了民办教育先河,无论何人,有心求教都可以。
林*清:嗯,放到历史背景中来理解,明白了些。
愚明:中国古书大多数不是一个人写的。
采*莹:学习周易,应该怎么开始。
愚明:作者不重要。
愚明:某某著而不是作者,前者使之显著,后者创造。
愚明:前者是中国的做法,后者是西方做法。
愚明:先从读序卦传开始比较好,了解变化的六十四个节奏。
愚明:不用刻意去背,反复体味就扎根了。
采*莹:好的,在哪里去读呢,直接百度还是买书比较好
愚明:先百度吧,学会省钱买股票。
愚明:最好多提问题以便互动而不是我提供能够查到的知识,这样对话就有意义了。
愚明:尚书是史学源头,诗经是文学源头。在周朝之前,中国人相对来说依赖占卜,尚书和周易出现以后,更看重人的德行,顺天而为。
林*清:我读完《孔子传》,发现自己想了解时代背景,然后就读了《中国历史地图绘本》,接着读了《世界历史地图绘本》,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愚明:周武王伐纣,占卜结果为凶,大家不同意攻打商纣王,周武王说,纣王不得人心,我们顺应民意,可以攻打。
林*清:我觉得愚明老师特别善于阅读与思考
林*清: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与思考能力?
愚明:《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记载夏商周及其之前那段历史。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愚明:比较阅读,从内部阅读差异,从外部阅读统一。
愚明:例如你常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今天才基本搞明白啥意思你可能不知道为啥那么说,柏拉图不会这么说因为中国主流文化都是围绕变化展开思考,为了适应变化,人只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欧美思维是围绕不变展开思考,所以人要理性,抓本质和规律。就像基督教围绕救赎,佛学围绕空。
林*清:请老师指点,学生愚钝。
愚明:对于个人来讲,又要抓住根本还要适应变化。是的,这是为什么我有时候提出:双轨思维上面是袁红霞提出的问题和回应。又例如,张振峰提出研究一个行业和企业非常难。我说这需要比较历史数据和国内外比较,采用比较优势。
林*清:这需要学习与训练吧?
愚明:哲学和智慧都是思维训练。
刘*林:昨晚才知道,原来孔子是位大帅哥。
愚明:阅读是成为某个领域专长的基础。
我读过的几本书中,杨天南翻译的巴菲特致*的信是最好的一本,基本上把价值投资的问题都说的比较清楚了,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那么就再读一遍,
林*清:佛学说的空到底是什么意思?
愚明:要把佛教和佛学思想区别开,前者成为一种崇拜对象,后者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
愚明:当我们说一个主体是什么的时候,就把这个主体通过是这个字对象化了,仿佛有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空的所指。
愚明:这是为什么西方哲学的核心本体论是关于是的理论,因为通过是把一个主体确定下来,这是为什么哲学成为对不变的思考。
愚明:中国智慧认为一切都在变化,变化有征兆,有机会,有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毋意,虚的状态去适应。
林*清:这个“空”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愚明:而佛学认为因为一切在变,所以没有任何留下来,一切皆空。就像金刚经里面说的,即便我们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即我们所讲所为都是空,只是方便法门去理解空而已。
愚明:佛学核心讲空,所以不要执着。中国智慧核心讲变化,可以适应。西方哲学核心讲确不变,所以通过理性把握本质和规律。
愚明:通过比较才能更好理解三方,这是因为我们真正从外部阅读了对方。
愚明:毋意只是让我们人保持虚的状态以便适应变化,而不是让我们变成空。微妙区别却引导思想发展不同的方向。就像西方哲学让我们变理性是为了学会捕捉本质和规律。
愚明:你们有人明白上面的观点再去阅读三方书籍就豁然开朗了,待以后学会了就可以教别人学习了。
林*清:嗯,有点明白了
愚明:毋意是为了不让我们突出意,一个极端的意就是西方理念,不能那样,因为突出理念就否定变化,不能去适应变化了。毋意是保持各种可能性而不突出任何一种可能性以至于否定其他可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