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读高中。所以,我的中学,仅指初中。
我读初中和读小学是在一个学校——瓦屋刘小学。
我读初一时,瓦屋刘小学已经发生了大变化。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原来是小学六年制。
现在是小学五年制。
现在是小学上面加办初中,初中二年制。以前我们这里的学生读初中,要到北边距离十五里远的县城或者到南边距离十五里远的张弓镇。
落实*“教育要革命”指示,重要的一项就是大队办小学,公社办中学。
自然,学校规模大了。学生增加了,老师增加了,教室也增加了。
教室的墙上——前后墙和左右屋山墙,都用白石灰粉刷一新,到处画着*画像,写着*语录和标语。*画像是彩色的,*语录和标语则是红色或金色。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
首先说学工。物理和化学课本改为《工业基础知识》,物理内容有农机、农电——内燃机、电动机、发电机、水泵和电灯、电线等;化学内容有农药、化肥、塑料的生产制作过程。学校还请公社拖拉机站的技术员和公社变电所的电工来给我们讲课。
其次说学农。学校有校田。课本是《农业基础知识》,讲*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老师领着学生在校田里搞丰产科学种植试验。
接着说学军。学校体育课改为“军体”——即军事体育。军体课在学校大门外的大操场上。老师是一位退伍兵,很严厉,要求很严格,教我们练队形、走步伐、刺*、投弹、匍匐前进……
最后,还要说说语文和数学。
语文课本其实也是政治课本,二者密不可分。举例来说,课文有*的诗词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以及《反对自由主义》、《批评和自我批评》等;还有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特写,无产阶级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和反帝反修支持越南人民抗美的篇章。
我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一塌糊涂。而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我的数学成绩是班上最棒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批判“智育第一”,老师不敢抓学习了,学生们也不好好学习了。我亦是如此,荒废了不少的学业。
我所引以为傲的,唯有作文好。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在班上当范文读。学校开大会,我的长篇大论发言,赢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我深得语文老师的赏识。
我们早上有“天天读”——学习*语录。
上课前要先“祝愿”——全体同学起立,手举“红宝书”《*语录》,齐声高呼:“敬祝伟大领袖*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课堂上,我常常是偷偷地看小说,老师发现了也不问。这样的日子,单调重复,不再赘述。
而课外,却是很有趣味。
男同学玩斗拐、拉叠溜、凿杏核、弹琉璃蛋儿。女同学跳绳、踢毽子、拍皮球、抓石子。男女同学界限分明。男女同学之间话都很少讲,更不要说交朋友谈恋爱了。
那年月,正是“革命样板戏”大放光彩的时候。学校组织学唱京剧“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的好多唱段,我们都会唱。学校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到附近的村子演出。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参加,一个演郭建光,一个演阿庆嫂,还有一个演刁德一。老师是导演。老师里面有人才,吹、拉、弹、唱、敲、打俱全。特别是数学张希良老师,二胡拉得有板有眼儿,不比专业的二胡演奏家逊色。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雷锋做好事。那时候同学之间不比学习,比思想进步,比政治觉悟,比热爱劳动。
学校的土院墙被雨水淋塌了,同学们就自觉地从家中带工具来,大家齐动手,抬水和泥,一锨一锨地把院墙垛起来。
学校有一部水车,就在我们教室的右侧靠前的地方。推水车就常常被同学们争抢。争着抢着推水车浇校田里的庄稼和蔬菜,用水桶接水提了往学校厨房里送。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水车在歌唱》,描述赞扬同学们比学赶超的爱校爱劳动精神,被我的班主任乔德民老师亲笔书写上了学校的黑板报。
我们这里是农村,班上的同学基本上来自农家,都很土气。我们班上有三个干部子弟,他们的家长分别是公社武装部长、公社农信社主任、公社卫生院医生。他们的穿戴打扮,整整洁洁,干干净净,挺鲜亮,比我们这些一年到头破衣烂衫邋里邋遢的穷孩子要好很多。他们是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同学们都喊他们“公家膘”,带着羡慕嫉妒和眼红。不过,大家相处得很好,同学们都很单纯。
整个初中,初一到初二,我记得很少考试,即使考试也是走过场。那时提倡开卷考试。我清楚地记得,我们考语文,老师提前公布作文题目。这样,我们就提前写好作文,在考试时抄到试卷上就可以了。考试时,我不是看着作文草稿抄,而是凭记忆抄。我能凭记忆把提前写好的作文一字不错地复原到试卷上。
我的中学时光,不,是初中,就是这样度过的。
看到这些,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觉着可笑、荒诞、滑稽。
但是,这是真实的历史,毋庸置疑。
是是非非,自有人评说。
然而,我还是很感谢社会和家庭给了我一段读中学的经历。
正因为此,我才得以在小学的基础上更多地识文断字,更痴迷地喜欢上了读书,在回生产队劳动的七年多时间里也没有中断过阅读,终于等来了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
所以,我相信这句话——
别抱怨生活,过好每一个或阴或晴的日子,也许,在突然的某一天,命运之神就会垂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