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随感而发。其实我一直觉得我的英语学习是失败的,甚至我经常觉得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
懵懂
70后的我出生在豫北的一个小县城。1981-1986是我在县城实验小学读书的五年美好时光。那时,英语教学虽然逐步在全国大城市蓬勃发展起来,但在小县城的小学阶段我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甚至还不知道有英语这门语言。
小升初时我们举家搬迁到了由于石油开发而新兴的一座城市。记得坐在初一教室里第一次读26个字母时,感觉最别扭的就是发音。熟悉了多年的阿啵呲嘚,怎么突然就变成ABCD了呢?当时心里飘过一万个胆颤,因为我需要适应的太多了。同学们好多来自五湖四海而且都说普通话,而我满嘴地方口音;同学们的衣服款式多样,五颜六色,而我整天穿着妈妈手工缝制的衣服和做的布鞋。同学们课间经常谈论各类明星,而我却从未耳闻那些名字。我的与众不同常常引来大家侧目, 在英语课堂上当老师点我名字朗读时我总能先听到一些窃窃的笑声,等结结巴巴地读完我已是满脸通红了。
第一次转机出现在初二。那时按照课本上的安排该学音标了,而且我们还换了一个英文老师。她姓鲁,在自我介绍时她说她是中师毕业,英语基本完全靠听收音机自学(当时收音机里流行许国章英语)。她很理解我们刚刚学习英语时的困难。跟着鲁老师我学会了音标,初中阶段英语最高分就是音标过关考试的96分。我兴奋了很久,以后慢慢脱离了标拼音读英语的不良习惯。
但我的英语整体成绩依然不好,单词记不住,时态不理解,语篇读不透。父母也很焦虑。有一天晚上妈妈说“你读读英语吧,把你学过的课文读给我听”。我知道妈妈根本没学过英语,她是为了督促我。那天我读的课文至今还记得梗概,讲的是一个小伙子每天坐火车去上班,他对火车咣当咣当的声音很熟悉,有一天他突然听出火车声音不正常,就赶紧告诉列车员,从而避免了一次事故。那天的课文至少读了三遍,因为第一遍根本就是结巴的,读完三遍才彻底理解了意义。遗憾的是,英语在我心理留有阴影,朗读课文并未成为我自发的一种习惯。
但我依然不得不坚持着。父母也多方帮助我。 读高中时,有一次父亲的朋友了解到我英语学习不好的情况,她建议我多看看有趣的英文课外资料,比如TV Guide(中国电视报英文版),牛津书虫等读物。因为爸爸爱看电视,他决定订TV Guide。我知道很多节目的名字和内容,所以看懂TV Guide是小菜一碟,而且常常会有惊喜发现,原来英文是这么翻译的。比如,当年热播剧之一是 《篱笆,女人和狗》,TV Guide的翻译是“Stories beyond the mountain”,我学会了beyond这个词。可惜,当时这样的成功例子太少了。
高二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听广播,偶然一次机会听了一节赖世雄讲英语,立刻被他幽默的风格和英汉夹杂的讲解吸引。从此早上只要醒来就懵懵懂懂的打开收音机,边睡懒觉边听广播。赖世雄的语法和初级中级美语广播我都跟着连续听完了。我记得当时听到好的地方还能在朦胧中爬起来拿笔做记录。赖世雄美语广播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我的偏美语式发音和语音语调完全就是跟着赖世雄广播学的,这套广播节目可以说给我带来了英语学习的第二次转机。后来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时,我特意从蛋蛋网下载保存了全套赖世雄广播音频。至今,每当有学生问我推荐什么基础英语学习资料时,我都首推赖世雄系列。
不过,整个中学阶段我的英语学习都是被动的,很少主动去背诵点什么,因为内心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英语。但阴差阳错,就是这样的我在高考复读那一年被班主任老师强迫着报考了英语专业,因为他是英语老师。英语专业在当时(90年代初)是热门专业,分数高,我担心自己考不上会再次落榜。
转变
后来,我以专升本的方式进入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在师大的两年是我英语学习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指自我对比的情况下。我没有语言天赋,也不勤奋)。因为那个时候我好像开窍了,英语学习方法也多少掌握了一些,再加上英语系的专业化培训,使我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师大英语系有一批海归学者,外教老师。周围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学习(一般师范大学的学风都还不错的), 这样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极大地督促我去努力。在我脑海中印象很深刻的有两个场景。一是很多同学每天早上都在用收音机收听英文广播,有一个男生还要跟着广播边听边说。受环境影响我把家里的旧收音机带来听。时间长了,旧收音机不灵敏了,又陆续买了三个德生牌全波段收音机,专门收听VOA和BBC英语教学节目,从Special English到Standard English每天都听,听不懂的也跟着听。原生电影也看了一些,当时外语系小礼堂每周播放原声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当时的一部大片。
第二个记忆片段是每天我都要去教室上自习,无论刮风下雨。坐在教室里查单词整理课文。在B5纸大小的本子上我满满记录了5大本的词汇和句子,牛津高阶双语词典是当时用的最多的工具,我把音标,近义词,例句都抄在本子上,第二天一早在教学楼二楼北平台上大声朗读背诵词句和课文。那是我有生以来学习英语最刻苦的阶段,收获也是满满的(依然是指自我对比下的进步)。
我还记得当时大概在每天的晚饭时间,教室窗外不知从何处隐约飘来董文华演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也给当时的我带来很多思绪和快乐,至今我对这首歌情有独钟。
在师大两年本科是我真正的转折点。首先是英语系的氛围好,大部分时候是全英文课堂,专业听力教室,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训练,这些都在督促我去学习。其次是我从基础做起,注重积小成多,以听读为突破口带动了翻译和口语输出练习。虽然自己底子薄,和那些从小就一直很优秀的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我的自信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毕业找工作时,我发现我在中学教学方面做的不算差。不过,当时眼界很窄,所以在1998年毕业时选择进入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做英语教师。
我很感谢最初几年教过的学生,他们很优秀,不少人考入清华北大和香港的知名大学,是他们督促我从教学角度不断进取和学习。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我不断回炉加工在大学时形成的英语知识体系,指导自己开发课外资源和课件,逐步形成了部分风格。
但不管怎么样,我似乎一直对英语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是觉得曾经付出些努力,有些“弃而不舍”。直到婚后第5年的2006年,我考研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比较研究所时,依然如此,而且多了一份对中学教学的“弃而不舍”,有点得陇望蜀,但又不敢跃跃欲试。其实,这不是生活和工作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