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
蒋高明
①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以东南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为主。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30℃,最冷月平均温度也在18℃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36℃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000mm,有的高达6000mm。全年雨量分布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由热带树木组成的高大茂密、终年常绿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陆地南缘处于北热带,属印度-马来西亚的雨林大类,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雨林的特征是物种丰富,乔木高大、层次多,有老茎生花和板根等雨林的特有现象,藤本和附生植物丰富,一些藤本植物可以*伤附主,成为雨林中的“绞*者”,这也是雨林特有的现象。除了典型雨林外,我国还有山地沟谷雨林分布,具有一定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特点,樟科植物明显增加,茶科、壳斗科和裸子植物较常见。热带雨林里的主要动物,大家都不陌生,有亚洲象、长臂猿、犀鸟、鹦鹉、眼镜蛇等。
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育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地带,主要分布在北纬22°~40°之间。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处于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27℃,最冷月平均为3℃~8℃,冬季有霜冻,年降水量1000mm~1500mm。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广阔的亚热带地区,在丘陵、山地均有分布,所跨纬度很宽。典型常绿阔叶林为中亚热带水平地带性类型,分布范围为北纬23°40′~32°,东经99°~123°之间的中亚热带地区,分布海拔在中亚热带东部为1000-2000米以下,西部为1500~2800米,主要见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的北部。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树组成,著名的树种包括银杏、水杉、鹅掌楸等。群落结构较热带雨林简单,乔木层通常2~3层,树冠较整齐。其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叶子相当大,呈椭圆形革质、表面有厚蜡质层,具光泽,没有茸毛,叶面向着太阳光,能反射光线,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照叶林”。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内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脊椎动物达1000余种,我国著名的有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云豹、金猫、红腹角雉等都分布在其中。
③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又称夏绿阔叶林,通常是指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阔叶林,它是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西欧,并向东伸延到欧洲东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此外,日本北部、朝鲜、北美洲的东部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夏绿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年降水量为500 mm~1000 mm,而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夏绿阔叶林主要由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等科的乔木植物组成,常见的有栎、山毛榉、械、桦木、鹅耳栃、榆、杨等属。冬季完全落叶,春季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因此,夏绿阔叶林的季相变化十分显著。群落结构较为清晰,通常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草本层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这是因为不同草本植物的生长期和开花期不同所致。夏绿阔叶林中有脊椎动物200多种,较大型的有鹿、獾、棕熊、野猪、狐狸、松鼠等,鸟类有雉、莺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动物中较著名的有金钱豹、猕猴、褐马鸡、斑羚、红腹锦鸡等。
④ 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 是指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种森林群落的总称,包括各种针叶纯林、针叶树种的混交林,以及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北方针叶林也称寒温带针叶林,它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在地球上构成一条壮观的针叶林带。此带的北方界线就是整个森林带的最北界线,也就是说,跨越此带再往北,则再无森林的分布了。寒温带针叶林区的气候特点是比夏绿阔叶林区更具有大陆性,即夏季温凉、冬季严寒。七月气温为10~19℃,一月气温为-20~50℃, 降兩量约300~600 mm,其中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北方针叶林又称泰加林,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外貌十分独特,易与其他森林相区别。通常由云杉属和冷杉属树种组成,其树冠为圆锥形和尖塔形;而由松属组成的针叶林,其树冠为近圆形,落叶松属形成的森林,它的树冠为塔形且稀疏。云杉和冷杉是较耐阴的材种,因其形成的森林郁闭度高,林下阴暗,因此又称它们为阴暗针叶林。松林和落叶松较喜阳,林冠郁闭度低。林下较明亮,所以又把由落叶松属和松属植物组成的针叶林称为明亮针叶林。北方针叶林另一个特征就是其群落结构十分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四个层次,乔木层常由单一或两个树种构成。
⑤ 稀树疏林生态系统 典型的稀树疏林分布在非洲,由金合欢、猴面包树等稀疏乔木和广阔的草原组成。以往认为中国不具备这种类型,但根据多年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四大沙地”,即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的状况下,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恰好是典型的稀树疏林类型,且其生产力略高于非洲的“萨王那”生态类型。在中国,该类型目前被混同为沙漠,或混同于草原,其重要生态价值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中国稀树疏林指示植物有沙地榆、白桦、山定子、沙柳、红柳、赖草、羊草、金莲花、红门兰,指示动物有狼、狍子、沙狐、草兔、鼢鼠等。
本文见藜祖交主编. 2018. 生态文明关键词.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生态文明关键词》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教授任主编。全书共收录251个关键词,分为12个分篇。各分篇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谋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福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黎祖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春霞,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