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8 11:55:23

前言 关于三仄尾

前些天看到一个问题: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的时候发现这首诗有两处三仄尾。学习格律都知道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1.平起平收式 : 平平【仄】仄平2.平起仄收式 : 【平】平平仄仄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4.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

其中【平】平平仄仄有两种变格,一种叫做鲤鱼翻波,一种叫做三仄尾,唐诗中有非常多的三仄尾,关于三仄尾是否属于律句,还是有一些争议。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

一、清朝人的认识

清咸、同年间诗人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便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

平平仄仄仄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仄尾,董文涣认为这不是古体诗的句式,属于拗体律句。另外他所说的”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是指第一个字是平声:平平仄仄仄,不是仄平仄仄仄,所以无“无夹平”。如果这里“夹平”,很明显是犯了孤平,孤平是律句的大忌。清朝大家王士祯关于孤平的说法是:没有连续两个平声就是孤平。

康熙己未进士,比王士年轻三十几岁的赵执信曾经求教声调于王士祯,王士祯不肯告诉他,于是“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 ”。赵执信《声调谱》也讲到: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今天就说说唐诗中的三仄尾,先从这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体说起........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体与三仄尾

这首诗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 五言律诗目录下,是一首体式比较特别的律诗。这是一首平起仄收的“偷春格”五言律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1、偷春格

五七言律诗的中间二联要求对仗,首尾联不必对仗。但是这首诗首联对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颔联不对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首五言律被称为偷春格。

2、三仄尾

出句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平平仄仄仄,被称作三仄尾,这首诗有两处三仄尾:

清晨入古寺,平平仄仄仄。

山光悦鸟性,平平仄仄仄。

一首诗里有两处三仄尾还是非常少见的,不过三仄尾在唐诗中非常多,几乎可以当作正格看待。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

二、从初盛中晚看唐诗中的三仄尾

1、初唐诗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悽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第七句,无论去与住,平平仄仄仄,注意论,在这里是平声。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第三句,云霞出海曙,出,是入声字,平平仄仄仄。

2、盛唐诗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五句都是大拗,对句用第三字平声救拗,这里不细说。单说三仄尾,微升古塞外,庭前有白露,都是平平仄仄仄的句式。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3、中唐诗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第一句,弥年不得意,得,是入声字,这句是三仄尾。


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殷勤报贾傅,莫共酒杯疏。

第七句,殷勤报贾傅, 平平仄仄仄。

4、晚唐诗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第七句惆怅无因见范蠡, 中仄平平仄仄仄。

李商隐《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第七句,曾苦伤春不忍听, 中仄平平仄仄仄。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

三、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有三仄尾吗?

格律诗是所以在唐朝达到了顶峰,与科举考试必须靠排律的创作也分不开,在上官仪、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传承和发扬下,近体诗的格律到了武则天掌权时期基本完备。进士科考试的试帖诗非常的严格,我看过的这类事不多,举几个例子。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试帖诗是不是允许三仄尾,我不太清楚,至少我没有见过,下面还有一首清朝的试帖诗,也没有三仄尾: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 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 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 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 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表达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

结语

在永明体以后,诗人们多喜欢作格律诗,据统计,南北朝后期的格律诗占比(近体与古体的占比)是多于唐朝诗人的,在南朝末期不成熟的格律诗作品里也能看到三仄尾,例如庾信《昭君辞应诏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还有阴铿《蜀道难》: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南北朝诗人解决了平仄、对仗的问题,隋朝解决了押韵的问题,唐朝初期解决了黏连的问题,格律诗在杜审言时期基本完备,但是还有半古半律的情况,到杜甫以后就不多了,不过三仄尾似乎一直被承认为格律诗的特殊一体。

道听途说,请多指正。

@老街味道

诗是吾家事 杜甫爷爷的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之为初唐五言律首倡

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宋词 10个人和10首词(下篇南宋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