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为什么叫弱冠,冷知识为什么20岁是弱冠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8 17:46:15

中国古代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分别有不同的专有名词指代,比如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这些词都是有来历的,其背后浓缩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责任、境界的诠释。中国社会注重群体性,人的存在通过在家族以及社会上承担的责任来体现,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要自然而然地承担起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标志着个体身份的变迁,垂髫总发的孩童开始束发学艺,斗鸡走狗的少年要学会修身齐家等。而在崇尚礼仪的中国古代,身份变迁也是要通过仪式来加以确认的。无论男女,成人无疑是人生角色最大的转折。弱冠、及笄分别代表男子和女子成人的年龄。

弱冠为什么叫弱冠,冷知识为什么20岁是弱冠(1)

弱冠

《礼记·曲礼上》有言:“二十曰弱,冠。”二十岁的古代男子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古代二十岁的男子体格尚未发育强壮,唐代《孔颖达·正义》中:“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此处为动词,即行冠礼的意思,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孝经·开宗明义章》言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自幼蓄发,男子到了二十岁,束起头发,戴上帽子,才算成人了。

传统文化中对冠礼非常重视,《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为冠礼是一切礼仪的开始;《仪礼》十七篇,《士冠礼》居首。弱冠之前的男子只有名,而无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男子二十岁行过冠礼之后,才可以给自己取“字”,正式踏入成年人的行列。

正是因为弱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所以冠礼的举行是非常讲究的。《仪礼·士冠礼》对冠礼有非常详细的记载,男子(一般是贵族)到二十岁,先挑选黄道吉日,通告嘉宾,准备好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在父亲或兄长的主持下,引领行礼之人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然后由嘉宾加冠三次,先用黑麻布材质的缁布冠,代表可以参政;接着用白鹿皮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最后用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加冠完成后,主人设酒宴招待宾赞,即“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根据不同的身份,或者去拜见国君或者卿大夫,或者乡先生。

冠礼

从周朝到清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中都可以见到冠礼的记载,但清末之后,在新思潮的冲击下这种仪式逐渐式微最终消失。现在的弱冠一般泛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及笄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时的成人礼。《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代的女孩子十五岁以后,就可以许嫁、行笄礼了。笄是指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像到弱冠之年的男子,女子在十五岁时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束好,《仪礼·士婚礼》称“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表示女孩子可以出嫁了。

及笄之礼

中国古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故及笄之礼并不像弱冠之礼那样受人重视,文献中也缺少相应的记载。唐书《通典》上寥寥数语曰:“周制,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笄女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许嫁笄,当使主妇对女宾执其礼,其仪如冠男也。又许嫁者用醴礼之,不许嫁者,当用酒醮之,敬其早得礼……燕则鬈首。既笄之后去之也,犹若女鬈也。”北宋时期,司马光的《书仪》、朱熹的《家礼》也都记载过相应的仪式。不过,笈礼一般世家大族才有,普通百姓凑不起这个热闹。《宋史》中专门有关于公主的笈礼的记载,其烦琐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传统上女子必须在十五岁行过笄礼之后才可以被夫婿家以“亲迎”之礼接走。未行笄礼的姑娘,不能嫁人。如果一个姑娘长期待字闺中,那么最迟到了二十岁,不论有没有许嫁,都要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成年。《礼记·内则》郑玄注:“其未许嫁,二十则笄。”也就是说,及笄之礼并非死板地固定在十五岁进行。

古代婚姻仪式中的“六礼”指什么

婚姻是人生大事,在注重礼仪的中国古代,成亲的双方到洞房花烛时才第一次见面,这中间有着非常烦琐复杂的程序,从谈婚、订婚到结婚,要完成三书六礼。在某个时代或某些地方,若没有完成这一系列程序,婚姻便谈不上是明媒正娶,其合法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现在,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古代婚姻仪式中的“六礼”。

早在西周时代,婚姻六礼的习俗就已经出现了。《礼记·昏礼》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仪礼》中也提道:“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彩是婚礼的第一步。《礼记·昏义》曰:“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清人秦蕙田注曰:“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值得一提的是“纳采用雁也”,《仪礼士昏礼》也说“昏礼有六,五礼用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雁”为何会成为如此重要的彩礼呢?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大雁秋去春来,不失时节,意为守信;二是说大雁飞行时老壮者居先,幼弱者随后,不逾规矩。《白虎通·嫁娶篇》则曰:“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先生还提出一种说法,即大雁寻找配偶从一而终,寓意男女忠贞不渝。这个观点和“婚姻”的内涵更为贴切和符合。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古代女子起名有讲究,先是出生三月时起名,盖为乳名;再是及笄之后取字,即为正式的名号。男子的名字在纳采时已经由媒人通报,故问名只问女名。问名时仍然带雁为礼物,且有规定的顺序:“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到祖庙中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再准备礼物,通知女方家,决定是否缔结婚姻。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纳征。亦称纳币。确定可以缔结姻缘后,男方家将聘礼送给女方家,同于今天的彩礼。在很多地方纳吉和纳征是一并进行的。不同地方的彩礼是不一样的,不过一般都分别有实物和金银。送彩礼时还要附上红绿描金书帖,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荜”;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

请期。即男方家选定了良辰吉日作为婚期,准备好礼物去告知女方家,以求其同意。“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现在常说的“择日”,就是此意。良辰吉日一般要通过卜问神灵来确定,前往女方家告知时,依然是用雁作为礼物。《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亲迎。即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这是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我们今天狭义上的“婚礼”,就是“亲迎”这一步。从先秦至当今,从天子到庶人,亲迎都非常隆重。《诗经·大雅·大明》有句“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说的就是周文王亲迎太姒于渭水之滨,《大雅·韩奕》中的“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辆彭彭,八鸾锵锵”说的则是诸侯亲迎的场景。“亲迎”这一仪式表达出两层含义:一是由男子亲自去女家迎亲,表示对女方的尊重;二是表示以后要从夫居。亲迎之后,夫妻关系才正式确定。古代习俗中,如果没有经历亲迎丈夫就去世,女子还可以改嫁。但亲迎之后若丈夫去世,新娘便只能从一而终了。

六礼完成,还只是新娘完成了成妻之礼,第二天还要“谒舅姑”,进行成妇之礼;如果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到家庙参拜公婆神位,是为“庙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