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作者简介
这首诗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不包含笙诗)。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字词注释
薇:野豌豆苗。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诗词译文
回想当初从军时,杨柳随风轻轻摇曳。如今我远征归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路途遥远,行走缓慢,又饥又渴真的好累。我心伤痛满腔悲愤,没有人知道我的愁和哀!
特色赏折
《采薇》是以一个戍卒的口吻吟唱的,原诗共六章,每章八句。前五章叙说的是出征的艰苦,征战多年,思乡情切,这里节选的是最后一章,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数千年来传诵的名段。这首诗像一幅画,把一个戍守边关的士兵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柳依依,而回来时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在离家的日子里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诗人借景抒情,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用大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全诗语调低沉,象征意蕴浓厚,多以叠字渲染气氛,读来令人动容。
知识百科
苏轼妙对
北宋时,有一位番邦使臣出了一句上联"三光日月星",满朝大臣都对不上来。原因在于这上联中有数字"三",且与后面的三种天体"日月星"正好对应。要对出的下联中必须有"三"之外的数字,但不管用哪个数字,都无法和后面所表达的意象个数对应上,不是多就是少。后来,苏轼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大家拍手称妙。原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而"雅"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这样"四诗"就名正言顺了。
故事传说
《诗经》最佳句
谢安是东晋名士、政治家,后世的李白和苏轼都佩服他的才华与气节。有一次,谢安与子侄们一起读《诗经》,他问大家:"你们认为《诗经》里哪句诗最好?"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说:"吉甫作颂,穆如春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称赞道:"雅人深致。"一代军事天才谢玄则朗声吟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拍着谢玄的后背,感慨地说:"贤侄,你我英雄所见略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