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札记八十五·从《荷花淀》中学习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绘事件、人物和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生活真实在文学作品的再现,是作家传情达意、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凡优秀的作品,其感情之所以能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灵,其人物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奕奕传神,莫不是与一系列细节描写息息相关的;大凡优秀的作家,莫不是的采用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来为自己的作品增光添彩:散文作家和诗人要用它来表现来自心灵深处的那一丝一缕的颤动,小说家要靠它来显示典型的环境,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很小,小得容易被人忽视,其作用却极大,大得超过千言成语,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总的来说,细节描写主要有四方面作用,本文试结合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做一赏析与说明。
一、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的“震动”是内心震动的外现,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水生嫂的心理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多少有些不舍,有些担心,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地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到自己的软弱,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这样既表现了她性格当中坚强的一面,同时也推进了情节发展,使之更加曲折,更富张力。
二、可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在这里划船的水声节奏舒缓,表现她们想开后轻松悠闲的心情。而“顺手捞起”“顺手一丢”则写出了女人们悠闲的样子,但也传神的表现了她们内心的失望、无奈。作者用不经意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她们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之情。还有“水生追回那个纸盒······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小说用随意的动作表现出夫妻之间彼此牵挂、互相戏谑、似嗔实亲的情感,“丢”则说明了这份爱真切自然,毫不张扬。
三、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烘托场景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一般来说,小说的开头都是为全篇确定基调的部分,《荷花淀》这样的极富美感力度的开头,显然已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氛围,对全篇的阅读体验笼罩性极强。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写,除了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然后就是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作者对荷花淀的描绘其动感更强一些,而且也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使人在领略荷花淀的无限美感的同时,更能深入把握其内在精魂。
四、可以揭示主题、增强主题的表现力。“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两段文字表明了水生嫂的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这一句是小说中分量最重、内涵最丰富的一句话。水生嫂勤劳善良、勇敢质朴,明大义,识大体,她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小说通过描写白洋淀地区人的抗日斗争生活和妇女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勤劳淳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代表作,因为这篇小说的篇名,还形成了以孙犁先生为代表的“荷花淀”派。“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本文只是从细节描写的角度管中窥豹,做了一点赏析和品读,大家想真正感受“荷花淀”派的风采,还是要亲自去读《荷花淀》这篇小说、以及“荷花淀”派作家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