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适量的脑电训练频率和次数积累,让孩子的大脑摆脱原有习惯的影响,在提升专注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养成面对学习就能自然集中注意力的新习惯,形成最佳的用脑习惯!
02
缓解孩子的考试压力,智慧的父母这样做!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曾在某次演讲时说过: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线,初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决定着未来人生的发展走向。”
而父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话语和行动,是孩子内心踏实的定心丸。
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压力呢?小竞今天分享父母3种方法。
01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看过作家王开东的采访,让人感动。
他的儿子在二年级时,曾考班级倒数第二,他在试卷上签好名后,对孩子说:
“考试只是检查你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无论你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因为很多美好的东西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比如你的诚实、勇敢、善良,还有你的坚强,爸爸对你非常的满意。”
这段话,让孩子知道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孩子明白:在父母眼中,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很多闪光点。
正如一位小女孩问妈妈: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甚至高中,怎么办?
妈妈告诉她:
“你仍然可以坚持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你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不断努力,肯定会越来越好。
虽然高中或大学可以给你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大学的机会,你就不能保持你的热情。”
深以为然!
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父母多看到孩子身上的其他亮点,他可能成绩不好,但是善良,乐于助人,动手能力强,这类孩子照样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02
父母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让人格外感动。高考最后一天,一位妈妈抱着一束鲜花,在考场外,静静地等候孩子考试出来。有记者采访她: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期待?这位妈妈不紧不慢地笑着回答:“如果一举夺魁,就上交国家;如果资质平庸,那就承欢膝下,反正孩子平安健康就好。”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母亲,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负担,带着轻松的心情考试,反而会超常发挥。
正如评论区的一个高赞评论所说:“这样的家长培养的孩子,一般都差不了。”
因为孩子知道:无论自己考的是好是坏,父母都会无条件接纳他,支持他。
03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考试
一名上初三的男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严重下滑。这让他自信心严重受挫,特别担心中考会落榜,考不上高中上。
妈妈发现孩子考试失利,情绪低落后,跟他进行了一次沟通。
妈妈先是共情了他的挫败情绪,随后帮他分析指出:“模拟考试发现知识漏洞是好事,早弥补,早减少错误,大考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
男生被妈妈的话语点醒,不再沉溺于负面情绪中,开始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最终考入了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