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叫曹交的人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曹交是当时曹国国君的弟弟,他听闻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特意跑去邹国跟孟子当面求证。
孟子回答他:“没错,我是说过。”
曹交听罢问道:“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栗而已,如何则可?”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汤也有九尺,而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却只会吃饭,怎么能成为圣人呢?
听到曹交这番言论,估计孟子是被逗笑了,他回答道:“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你问的问题也真是可笑,圣人之道跟身高有什么关系?只要去做就好了。
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不是高不可攀、至高无上的存在,学问修养的提升也不需要什么高深法门,不过是“为之而已”,踏踏实实去践行就好了。
圣人能够做到孝顺父母,我们便也去学着孝顺父母;圣人对待朋友能够做到守信,我们便也要求自己讲诚信。
如此一来,我们便在“孝”与“信”这两方面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同理类推,当圣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都做到了,那我们不也就是圣人了吗?
这就是“人皆可为圣”的道理,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人们却往往不够重视,或者说想的太过于复杂了。
其实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比如当代。
我们当代的读书人在探讨学问功夫的时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总觉得“今不如古”,总觉得古代的人就跟现代人不一样,仿佛古代的人们都有着“神通”一样。
当然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近代对传统文化打击而带来的文化断层,大家都在说白话文,全民都在学英语,反而把我们传承千年的古文给丢掉了。
文字还是那些汉字,但老祖宗的文章却读不懂了,于是当我们再次接触到老祖宗的那些“天”、“性”、“道”等等高妙却晦涩的词汇时,便不自觉的受到祖先文化内涵的冲击而产生敬仰与好奇,进而猜测。
古人的学问修养就这样自然而然变得玄妙,而古人所谈的圣人之道便似乎成为武侠小说中描述的武功心法那样,要通过修炼以求达到大功告成的最终境界。
而当圣人之道被人们从寻常人伦世界中被剥离进而玄妙化之后,人们对圣学的探讨方向也就自然而然走向了歧途。
比如这几年被国学热捧起来的“阳明学”,“阳明学”也叫“心学”,顾名思义探讨“心”的学问。
如果好好去研读一下《传习录》便会发现,“心学”的那些诸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练”等等的概念,其思想内涵和功夫次第从未有一丝一毫偏离出孔孟的传统儒家范畴,不过是玩了一出“换新衣、戴新帽”。
但被当代网络媒体一包装,大众对“良知”的理解便出现了非浅即偏的乱象。
不是浮于纯粹道德的浅层范畴,便是偏向于佛家如来藏形而上的范畴,使“良知”成为了一种带有信仰成分的“法宝”,似乎找到它之后就真如《中庸》中所说的“至诚如神”一样,坐在那里便无事不通、无事不晓了,此等修行实属不着边际。
但这种在无事静坐宁心时的“圣人境界”中学习心学的“陶醉派”学习方式却成主流,实应反思。
要知道在孟子的学说中,“圣人之道”从来就是最为平凡朴实的人伦之道,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
但尽管可以做到,我们却往往缺乏意识或出于利害因素不去做,这就是孟子惆怅之所在,也是他一生都在尝试扭转的社会状况。
之后孟子又继续教导曹交:“如果一个人连一只小鸡都抓不住,那么他就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而如果一个人能够举起三千斤的重量,那么他就是一个有力气的人。如果能举起秦国大力士乌获那样的重量,那不就与乌获一样有力气吗?所以人不应担心能不能做到,而应该直接踏踏实实去做。”
孟子这是在讲脚踏实地修行的重要性,就比如举重,虽然人的身体素质天生都存在差异,但只要能够坚持长久的训练,身体素质较差的人也可能超过原本身体素质强于自己的人。
修养也是一样,正如孟子所说:“与比自己年长的人一同行走,缓缓走在其身后这就是悌,而快步走在长者前面就是不悌。这件事情有什么难的,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尧舜的圣人美德不过如此,只是人们都不去做罢了。只要学着尧舜的美德去做,那人人皆可为尧舜。而如果学着桀纣的恶行去做,那么人人也都可为桀纣。”
显然孟子此番言论让曹交茅塞顿开,他说:“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我要去拜见邹国国君,向他借一间客栈,我想要留下来跟先生学习。
孟子回答他:“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这个弟子孟子是显然没办法收的,因为孟子是邹国的名人,而曹交是曹国国君的弟弟,曹国与邹国都是处在齐鲁之地的小国,政治因素错综复杂,一个王弟滞留邻国,一旦发生战争他处境必定艰难。
所以孟子为了他好便不能留他,但见他真心求学又不忍就这么将他赶走,于是指点了他一下。
他说我所说的道理是天下的大路,没什么难找的。只要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己踏踏实实去用功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所以你回去吧,到处都是比我高明的老师,要用心去发现和学习。
这就好比孔子当年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圣人之道的传承一直如此,择善而从,不善则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儒家学问修养的真精华从不是形式,而在于向善的个人意识,这也是历代先儒一直在强调的,可惜自古人们都没有理解。
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内心处加以改变,要长存一个向善的念头。
有此念头,人就会进入一个不断变好的正向循环,长久下来,功夫日深,人何尝不可为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