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出生在湖南东部一个偏远贫瘠的农村。我们老家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山上除了满山遍野的油茶树和杉树,连果树都很少见。
我们那里是在1982年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我已经是初三了。在这之前,吃不饱是我们的常态。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吃到头的红薯丝拌米饭,上面一层厚厚的、褐色的红薯丝,下面一层薄薄的白米饭,开饭之前,妈妈为了防止我们只吃米饭不吃红薯丝,会用饭勺彻底搅拌均匀。只有在过年过节,红薯丝的份量才会少一点。
到了冬季,连少量的白米饭都有可能断顿,这时候,爸爸就会找人托关系到镇上的碾米厂买一些碾剩下的碎米,一直到早稻收割,这种窘境才会得到缓解。
至于猪肉之类的荤菜,也是过年过节才会有的。哦,对了,还有一种情形可以吃到少量的荤菜,就是家里请了诸如裁缝、木匠之类的手艺人上门做事。因此,每当看到有人挑着裁缝或者木匠担子上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止不住会狂喜一阵,我们知道这是改善生活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