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生态福祉
福社是指福利和幸福,目前国际上评价福祉的一级指标基本上有经济稳定、教育水平、收入平等、生态系统、环境水平、社会包容度等13项。生态福祉是指生态环境系统给公众带来的福利和幸福,是福祉的重要方面。生态福社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国家民族层面。
这是生态福祉的根本。国家的生态安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众幸福和福利的根本所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食品安全成为国家层面的四大安全战略,而这些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系统。所以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特别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产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已经成为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国家民族安全与持续发展的主要态板,如果不能突破这个瓶颈、补齐这个短板、那么我们的生产力总有一天会出现相当突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建设天常蓝、地常绿、水常清、经济常繁荣、子孙后代长受益的美丽中国,是公众(包括代内与代际)的根本福祉。
二是经济层面。即绿色富民,这是生态福社的中心。福利和幸福本来就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福社要求善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并且使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绿色不富民,人民群众不可能有幸福生活,并且绿色也是不可持续的,人类社会走过的原始文明(非常绿色,但生产力很低,人类生活极其艰难,没有幸福可言)、农耕文明(人类为了提高经济福利,就不断改变了绿色的底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工业文明虽然使人富了起来,但是破坏了绿色,也没有生态福祉可言。所以,绿色富民与绿色惠民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生态福祉的完整要义。
三是社会层面。
即绿色惠民,这是生态福祉的基本要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生态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社”(*)。联合国把绿色发展界定为有利于增加公众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有效降低资源与生态环境风险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对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中,增加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核算,其中许多指标与绿色惠民有关,并占有相当的权重,如经济发展方式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宜居环境等。我国已崛起一批以国民幸福为核心的新兴绿色产业,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里必须强调:绿色惠民是公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新内容。
(1)新需求。满足公众的新需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当今公众的新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有一个基本趋势是很显然的,这就是从要温饱到要环保,从要生计到要生态,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新境界,如人们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追求吃饱,到90年代追求吃好,到现在追求吃健康;从穿暖和到穿漂亮再到穿健康;从住有房到住健康;旅游方面从好玩到玩好再到玩健康。上述这一切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2)新期待。由于公众有了新需求,就产生了新期待。新时期人们对于生态产品的新期待尤其强烈,如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减少雾霾、增加蓝天白云、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纳凉场所等。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例,根据国家林业局近5年的间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都在98%以上。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森林城市建设必须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利为主要目标;要在城市居民身边增绿,让居住环境绿树环抱、生活空间绿荫常在,使老百姓出门能见绿、游憩在林下,更加便捷地享受造林绿化带来的好处,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张建龙)。可见提高生态产品生产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生态福社,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3)新内容。由于上述新需求、新期待和对于生产力的新要求,就必然导致生产目的有新内容。我们以前对于生产目的的理解是: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生态福祉语境下对于生产目的应当有新的理解,这就是:满足公众不断优化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生态福祉的需要以及自然自身繁荣发展的需求。两种理解的区别是:增强公众的生态福社成为生产新目的,同时要满足自然自身繁荣的需求也是生产新目的,人类在生产中应当反哺自然,满足自然自身的需求,确实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双赢。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 本条作者:廖福霖 编辑 吕子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