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读研的经历,出国读研后悔一辈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18 09:35:08

2015年,我来到德国亚琛,开始了留学生活。那年,我从国内的母校毕业,放弃保研机会,一门心思扑在赴德留学的申请上,一方面有着想要“换一种环境”,体验一下异国生活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与我就读的机械工程专业有关。其实,从高中时代开始,立志工科的我,就对传说中的“德国制造”心怀向往。后来,我在大学很欣赏的一位老师也是留德“海归”,更加坚定了我的留学意向。

老实讲,现在回头看去,当时的我只有本科知识,对本专业的认识充其量是半通不通,对留学与德国也抱着不少天真的想象。不过,正是在开始留学之后,我才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识到了中国与德国、中国与世界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对差距,在学习更高层次知识的同时,在脑海中建立起了中、德两国制造业的“全景图”,从而有了所谓“平视世界”的感受。

什么是平视?当然就是既不仰视、也不俯视。举例来说,中学时代对“德国制造”狂热崇拜的我,大概就处于“仰视”状态,而我大学认识的某些同学,坚信中国制造业已然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对欧美制造业不屑一顾,则多少有些“俯视”的成分。在我的理解中,“平视世界”意味着既能正视别国的长处,从中学习进步,也能找到自己国家的优势,避免踩进别人已经踩过的“坑”。关于这个理解,我不好说是否适用于其他领域,但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中,这种视角给了我不少帮助。

初到亚琛那段时间,我是有些“幻灭”的。可能因为我之前对“德国制造”的滤镜太重,当我在超市里买到和“中国制造”区别不大的小五金产品,或是发现宿舍的电器时不时也会出现故障时,都会生出几分“不过如此”的感慨。相比于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学校的教育方式更让有些困惑——困惑不是因为和国内差别太大,恰恰相反,我发现在德国读硕士,“应试教育”的成分一点不比国内少。整个硕士阶段,我的生活主要就是一门一门的课,以及接踵而至的高难度考试。对此,我的一个中国同学还编了个顺口溜揶揄:“德国大学生活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了两件事:第一,“德国制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话”,其优势程度在不同细分类目中有高有低,中国在不少产品上都有追赶和超越的机会;第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方式,并不像许多人(比如我)想象中那么不同,以课程和考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必“落后”,反而可能是给学生筑牢基础的必由之路。

两年的硕士课程很快过去,我也顺利申请到了本校的博士名额。当时,可以说我正处于人生自信水平的巅峰,既认为自己已经对机械工程这门学科融会贯通,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行业精英”的圈层,同时也觉得德国工科不过尔尔,顶多是基本功打得扎实一些。但是,后来我才明白:我硕士毕业时的自信,和我本科毕业时的天真并没有多少差别。

只有在完成本硕阶段的基本学习后,以博士身份深入特定领域开展研究,才能真正对学科的核心技术和前沿动态有深刻的理解,进而看到德国的机械制造究竟强在哪里,思考中国应该从哪里发力加以赶超。读博期间,我得以深入到德国高精尖水平的工厂中,看到了最新研究成果如何与一丝不苟的管理相结合,转化为高效率、高质量的产能。与此同时,我也阅读了不少与国内制造业现状相关的一手文献,对“中国制造”能从“德国制造”中学到什么有了独立的思考。

如今,我离博士毕业已经不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回到国内,为“中国制造”添砖加瓦。在逐渐将视角调适至“平视”的过程中,我增进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也坚定了回国发展、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

回顾自己“视角”变化的过程,我意识到一件事:对其他国家的某个领域有深入、清晰、全面的了解,是真正做到“平视”的重要前提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德国学习机械工程,对其人才培养、学术前沿、产学结合有了直观认识,仅凭对德国制造业“囫囵吞枣”般的印象,我不可能真正看透该领域的中外差距,这样一来,“平视”也就成了空泛的口号。我想,这个道理应该也适用于其他领域,毕竟,只有首先做到了解世界,“平视世界”才有其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