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有康熙御题“万寿无疆”匾额,长386.5厘米,宽144厘米,厚4.5厘米。左侧尾款为“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孙皇帝臣玄烨恭进”,在尾款的“康熙”两字上钤盖“皇帝尊亲之宝”满汉文合璧方形朱文玺。匾额是26岁的康熙为祖母孝庄太皇太后题写的,悬挂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
康熙十八年(1679年)春天,平定三藩的战争已断断续续进行了近六年。前一年的秋天,吴三桂在衡阳病死,叛军士气一落千丈,清军熬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双方战略相持的平衡被打破,清军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全面进攻做准备。
二月初八日,是太皇太后的生日,当时称万寿圣节。这一年,按传统的虚岁计算,太皇太后已经67岁了。正月之时,康熙就在筹划太皇太后的寿诞礼物了。
康熙皇帝像
“万寿无疆”匾
正月十一日,康熙心情不错,在懋勤殿读罢《通鉴纲目·前编·周纪》二十七条之后,他亲自挥毫,书写了“万寿无疆”四个大字,准备做成匾额,给太皇太后祝寿。在落款之前,考虑到孝庄的万寿节是二月初八日,为郑重起见,康熙放弃了“正月十一日”的落款,选用了进献匾额的万寿节当日“二月初八日”。书写完毕,康熙还特地让入值南书房的张英、高士奇等人欣赏。张英等人看过之后,认为这四个字“雄整苍劲,结构天然”,为皇上的书法“不胜欣幸”。(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十八年南书房记注》,《历史档案》1996年第2期)
匾额落款写在二月初八日,康熙的考虑可谓周全,但百密一疏,“万寿无疆”匾额的悬挂,没能按既定计划选在二月初八日,而是推迟到二月初十日。这是因为,此年的二月初九,是春分日,朝廷需要去朝日坛祭祀行礼。祭祀日坛,皇帝可选派王公与近臣前往,不必像冬至祭祀天坛那样,必须自己亲自出面。康熙虽然可以派都统赛音达礼代替自己去祭祀日坛,但祭祀前的斋戒,却必须亲力亲为,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二月初八日,正好在斋戒期内。为此,太皇太后特地发下懿旨:“以朝日斋戒,(万寿节)更于初十日行礼。”(《清圣祖实录》卷七十九,康熙十八年二月癸酉,见《清实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1010页)
推迟庆祝日期也符合常例。皇帝或太后的万寿节,有时候会喜上加喜,与其他节日重合,一般都是先行天命再尽人事,先举行其他节日的相关仪式,再过帝后的生日。明朝景泰帝时,有一年立春日与万寿节碰巧在同一天,就先迎春还是先庆祝万寿节,群臣发生了争论,最后还是于谦站出来主张:“先迎春而后庆贺,不见‘春王正月’乎?春加王上。”(吴肃公:《明语林》卷五《识鉴》,黄山书社,1999年,第87页)春王正月,是《春秋》经文中最常见的一句,以此主张先迎春后庆祝万寿节,虽有文字游戏之嫌,可在没有更合理办法的情况下,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赞同。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十一月十一日,既是冬至日,又是万寿圣节。为规范群臣上贺表的格式,礼部尚书石瑁等人建议:将冬至与万寿节的贺表合并为一份,贺表上统一写“今兹冬至,恭遇圣旦,圣寿益增”这样的吉祥话。(《明英宗实录》卷三三○,天顺五年秋七月甲辰,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校印本,1962年,第6784页)以上两个例子,虽是明代的事,其精神实质,与孝庄推迟万寿圣节庆祝的懿旨是一致的。
到了二月初十这一天,一大早,康熙就率领诸位王公、贝勒贝子、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出隆宗门,到慈宁宫,在中和大乐声中,向升坐宝座的太皇太后行礼,庆贺其寿诞。同时,康熙也将装裱完成的万寿无疆匾送到慈宁宫,命人悬挂在正殿。朝拜完祖母以后,辰时,康熙去保和殿,举行经筵大典,听讲官讲解“四书”;巳时,康熙又返回慈宁宫,亲自察看万寿无疆匾额的悬挂情况。(徐尚定:《标点全本康熙起居注》第一册,东方出版社,2014年,第354-355页)康熙不顾政务繁忙,经筵后再去慈宁宫,可见其对万寿无疆匾额的重视程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时间有限,为能赶在万寿节时悬挂匾额,只是进行了一般的装裱,并没有做特殊处理。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康熙御笔“万寿无疆匾”,匾面为刺绣品,金地黑字,匾边上下两侧各有五爪行龙六条,左右各有二条,共有行龙十六条,均为黑地金龙。如此大的刺绣工程,不可能短期内完工,现存匾额当是孝庄万寿节之后补绣的。从工艺上判断,刺绣工作当是由江南三织造制作完成,再运回北京的,可惜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档案材料来佐证。孝庄晚年,将慈宁宫后殿改造成礼佛的大佛堂,新制作的刺绣万寿无疆被改悬在佛堂明间仙楼佛龛顶上。(王子林:《慈宁宫大佛堂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4期)。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十一日,又御笔补写了“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闻清净妙香”一联,作成黑漆地金字抱月对,在同年八月十七日,由柏唐阿盛德等人,用倒环安挂在慈宁宫后殿明间,与康熙御笔的“万寿无疆”匾额形成配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2册,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5页;《国朝宫史》卷十三,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直到1973年,因洛阳白马寺要借展大佛堂文物,佛堂内部结构需要调整,才将此匾额与对联一并撤下,放入文物库房保存。
万寿诗与万寿表
为给祖母祝寿,除却御题“万寿无疆”匾额外,康熙还作有万寿诗二首,万寿表一篇,诗、表、匾三位一体,以此表达对太皇太后的恭敬之心。
万寿诗为七言绝句,写于正月十八日。这一天,康熙御门听政后,照例到懋勤殿读书,读书学习之暇,御制《恭上太皇太后万寿诗》二首。
诗写成后,康熙将其拿给入值南书房的叶方蔼、张英、高士奇等人,请他们品评。张英等人认为,从康熙的诗中,可看出“圣孝诚笃,天藻高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十八年南书房记注》,《历史档案》1996年第2期)。平心而论,康熙的万寿诗,写得中规中矩,雍容华贵之外并无多少突出之处。作为臣下,也只能从“仁孝”的角度出发,来给皇上“点赞”了。张英还在二月初六日作的《恭遇太皇太后万寿节,敬赋五言十韵》一诗中因袭康熙的诗意,对“仁孝”做了进一步发挥:“文孙天下养,尧母域中尊。雍肃千秋范,涵濡两代恩。”(张英:《文端集》卷三,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10页)孝庄之仁,在于连续抚养顺治、康熙两代少年天子;康熙之孝,在于三藩将定,天下复归安宁,太皇太后可安享太平。叶方蔼也在二月初六日作有《恭遇太皇太后万寿节,敬赋五言十韵》诗,诗中有“分福惟王母,承欢得圣孙”这样的句子,则直接把太皇太后,从人间的尧母升格为上界的王母娘娘了。其着眼处点,还是在“仁孝”二字上做文章。(叶方蔼:《叶文敏公集》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78页)
到了二月初十日,康熙将这两首祝寿诗一并献给太皇太后。很可惜,康熙御书的这两首诗的原件今天已看不到了。
万寿诗之外,康熙还撰有《上太皇太后万寿表》一篇。正月二十三日,康熙在懋勤殿读书,同时,还创作了太皇太后万寿表文,征求学士叶方蔼、张英等人的意见后,当着他们的面,亲自提笔书写完毕。叶方蔼认为:贺表的书法,堪称“铁画银钩”,可以作为书写的示范,“永昭法则”;贺表的内容,可谓“圣孝垂千,文思范八荒”,情思高远,文采出众。(叶方蔼:《叶文敏公集》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4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77页)张英阅罢贺表,向康熙回奏,此表“体裁端重,词语高深”,“太皇太后之福德,为古今母后中第一,皇上之圣孝与皇上之文章,为古今帝王中第一。”(《康熙十八年南书房记注》,《历史档案》1996年第2期)康熙的万寿贺表采用骈四俪六的格式,本来就形式大于内容,再加上臣下的身份,叶方蔼、张英等人对此份万寿表,不能提出什么修改意见,只剩颂扬一途了。
康熙一共给太皇太后写过两篇《万寿表》,第一篇作于康熙十七年二月初八日太皇太后万寿节,此表是第二篇。从《(康熙)御制文全集》来看,全书仅仅收录了三篇表:两篇《上太皇太后万寿表》,一篇《上太皇太后进衣表》(作于康熙十七年)。
三年后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太皇太后迎来七十寿诞,因康熙二月初十日要赴社稷坛祭祀,十二日要祭祀朝日坛,前期需要斋戒,太后的万寿节大礼没能如期举行。到二月十二日,康熙从日坛祭祀回来,在辰时,才率领宗亲与大臣赴慈宁宫行礼,为太皇太后庆祝寿诞。庆祝仪式,照旧隆重,祖孙亲情,更见弥笃,但康熙再没有题写寿匾、上寿表。再后来,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十二月廿五日,太皇太后崩逝,康熙为祖母祝福的万寿无疆匾额,也就成了绝响。(来源|《读者报》 资料原出处:《寻根》 李文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