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虽然当时没有人敢站出来公然反对,但是不久,郑强“光头强校长”的绰号就传遍了整个贵大校园。
面对这些背后的小动作,郑强坚定地说:“我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贵大的这些老一套的东西。如果我连这些都办不了的话,以后想要发展会更难。”
纯风行动
随着校貌的不断改观,郑强又用雷霆手段整顿了校风、校纪。
首先,郑强约谈了一些有问题的老师,对那些态度良好的,批评教育,暂时留用,以观后效。对那些问题比较严重的老师,当即予以解雇。
同时,他又放开手脚,大力招揽、破格录用一些创新型人才,以壮大贵州大学的师资力量。
接着,他又严明了学生纪律:对迟到、早退或旷课的学生,扣除学分。考试作弊的学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另外,学校还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以鼓励优秀的学生。
以上行动,动了一部分老师的蛋糕,触及了一些学生的消极和惰性心理。人家本来自由散漫挺舒服的,你偏要把人家赶起来,人家势必会有抵触情绪,站起来反抗。
一时间,讨伐声和诋毁声四起,郑强头上又多了一个名号“郑大炮”。
面对此种状况,郑强不屑一顾,他说:“背后说我什么,搞什么小动作,这不算什么。有本事把话说到明面,你问问他们敢吗!”
紧接着,郑强又逐步整顿食堂、餐馆。把那些卫生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那些靠关系占便宜的,取得正当经营许可后,照章办事,绝不讲情面。
大家要知道,凡是在学校经营店铺、餐馆或摊点的人,多少都跟学校内的工作人员有点关系。郑强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挡了一些人的财路,砸了一些人的饭碗。这又招来了一些人的不满与愤恨。
开通通识课程
整顿校风校纪告一段落后,郑强又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开设阳明学院”,开通“通识课程”。
什么是“通识课程”,又为何称之为“大胆”呢?
就是让所有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先接受一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到大二再分专业。这在全国高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这一举措,几乎遭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抵制。大家都认为,这些学了没用,以后参加工作也用不上,还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全校师生没有一个赞成的,都投了反对票。
反对的声音越大,郑强越是看到了“通识课程”的重要性。他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思想品德必须过关,必须爱国!”他还因此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
在会上,郑强引用清华、北大学生不回国的现象,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都是卖国贼。国家培养了他们,他们却转身到国外去搞科研,研究出来的东西,反过来针对祖国!他们不是卖国贼,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么说吧,郑强来到贵州大学,不到一年,所有得罪人的事儿他都做了。
结果是:支持和维护他的人,很少很少;反对和愤恨他的人,很多很多。
面对这些误解、刁难与非议,郑强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会因此去迎合众人,改变初衷吗?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面对种种非议与阻力,郑强说:“我既然当了这个校长,在我任期内,我就要让她朝着我预想的那样发展下去。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育的事,我就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
随着校容校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源也越来越多,眼看老校区已容不下这么多的学生,建设新校区已迫在眉睫。
于是,郑强花了三个月时间,通过走访和考察,牵头组织起草制定了《贵州大学加快建设有特色领军型高水平大学2012—2020年行动计划》。
这一天,贵州省委*赵克志来贵大视察工作。正当赵*视察完工作要驱车离开的时候,郑强满头大汗地抱着一摞文件追了过来,他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说:“赵*,这是我起草的,建立贵大新校区的计划书,您带回去研究研究吧?”
让郑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份《行动计划》很快就得到了省委的批复,并获得了40亿的建设资金。
新校区的总体建设风格和建筑色调,都是由郑强亲自制定的。新校区开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转一转,事无巨细,大小事他都要过问一下。
2015年,新校区落地成功。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水电暖各项设施齐全的宿舍楼。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且还有一湾“阅湖”,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不久,新校区投入使用,迎来了7500多名新生。
为了鼓励郑强,贵州省委授予他“贵州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并奖励给他50万元奖金。郑强没有把这些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而是用它成立了“郑强奖助学基金”,来帮助那些贫困的大学生。50万不够,他又利用自己的演讲天赋,在社会上募集来1000万资金,放进“郑强奖助学基金”。
郑强利用四年的时间,把一个濒危的贵州大学从泥潭中解救了出来。
如今的贵大,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校风、学风纯正。而且,贵大的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上拔得头筹。如今的贵州大学已经成了一所省级一流大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6年12月23日,贵州大学在人民网发布的《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中,综合指数位列第19位。
孤独的校长
贵州大学是出名了,人人都知道,可郑强校长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初到贵大,郑强住在一间不到8平米的办公室里,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换下来的衣服没时间洗,总是攒下一大堆。他穿的上衣领子,几乎都是破的,因为他没有时间好好洗,总是粗暴地拿鞋刷子刷。
以前,郑强西装革履,头发乌黑铮亮,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一副十足的文人模样。四年后,你再看他:衣着随便,头发蓬松,额头添了不少的白发,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