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重男轻女”的腐朽观念,似乎早就过去了。
但是在很多农村父母的眼里,依然还是:男孩是宝,女孩是草。
这期间的缘由很难说清楚,但是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两句:
1、女孩长大了,要嫁给别人家,生养的孩子往往冠父姓;
2、男孩长大了,身体好、赚钱多,还能为本族姓氏“传宗接代”。
这其间的利益关系泾渭分明,却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联系视若无睹。
可是,如果我们生养孩子,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那么父母赋予孩子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01昨天晚上,我写完文章就睡了,没想到一位读者因为我的一篇文章而彻夜不眠,心情澎湃地给我发了一百多条私信,我早晨起床才看到。
“原来我养父在他40多岁,我5个月大的时候从别人手机用500块买下我的那一刻,我就是个工具人。”
文字间的悲苦苍凉,无以言表。
常言道:“父爱如山”。但在现实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爱,就是凉薄。
我其实不太明白,当很多母亲和老人,对孩子热切关爱、宠溺娇惯之时,那些威严冷漠的父亲,是如何保持着一副事不关己的尊荣,面不改色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因为饥饿、伤心和痛苦而哭喊的。
02这样的“父爱”,太自私。
更可怕的是,当孩子成长为一棵可以用来依靠、支撑和利用的大树时,这种父亲又会自然而然、理所当然地,把孩子对于父母家庭和亲朋好友的付出,当成是孩子“生而为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有些从来不曾给予孩子温暖和期待的父亲,到底是有多麻木和冷漠,才会“厚颜无耻”地想要孩子在求职就业、成家立业后,心无旁骛地给为自己养老呢?
没错,的确是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抑或是照顾和抚养孩子成长。但是,如果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是一个“工具人”,父母所有的辛劳、忙碌和付出,都是为了让孩子早工作、多赚钱,然后来照顾和陪伴自己,为父母养老。而父母却从来不去体谅、理解和关爱孩子的想法和情绪,那么这样“功利化”的父母之爱,真的是“爱”吗?
即便是“爱”,也是太过凉薄、冷漠和自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