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漫游者》1984年小说的封面
和已立项的改编电影所流出的海报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迅速发展,在1968年首次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
其中,千叶市在60年代成为日本重要的工业基地。千叶湾是日本重要的港湾之一,而千叶钢铁联合企业也是世界著名大厂之一。承担着如此重要的经济功能,千叶市显然也能够作为一个强大的舞台为赛博朋克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
随着石油危机、海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印象,日本在80年代后期表面上俨然成为称霸世界的经济强国。西方人在经济领域发现未来的繁荣正逐渐向东亚转移的趋势和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赛博朋克开始流行于日本的原因。
千叶市剪影
图: Wikimedia Commons
《神经漫游者》在日文版中,将许多名词以纯汉字标注英文读音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千叶市夏愁”为“Chiba City Blues”。同时,电脑热的到来使得“赛博空间”(Cyberspace)被翻译成“电脑空间”。以“Cyber”开头的词汇开始流行。
最能体现“赛博”一词在电脑热中的重要性的作品是1985年畅销的《电脑都市》,从此,略微中二的赛博朋克引领中二浪潮,全面反哺日本。
可以说,经济成为了东西方的文化符号交换器,将千叶市这座拥有庞大企业和产业链的城市固定成赛博朋克中永恒的符号。
1989年,士郎正宗在青年漫画刊物上连载的漫画作品《攻壳机动队》。他以超高的描绘技巧,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打破了网络空间概念难以视觉化的局限。
后来的沃卓斯基兄弟,正是受到了《攻壳机动队》的启发,创作出了赛博朋克经典影片《黑客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