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季,今年报名人数比去年多51万人,相较于作者当年参加高考来讲,人数有所增加。作为一个执业十年的律师,每天接触的都是法学专业群体,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这里面又包括公安、狱警、法警)、公证员。
受头条官方的推荐,简单聊一聊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我们作为一线法律工作人员最直观的感受。
一、读博深造如果你喜欢看“大布头”(我们上学的时候,把又厚又难理解的专业书称为“大布头”)想从事法学研究,那至少需要读到博士。法学专业讲究出身,传统的“五院四系”被奉为“法学长子”,其他高校受国家建立综合类高校政策的影响,也全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但法学学科并不突出。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在引进法学专业人才时,原本的国内普通高校的博士已经缺乏含金量,至少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要想进高校从事法学教学研究,需要有留学背景,大陆法系国家(日本、德国)为宜。
所以,想读博深造,将来到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最好是本科就到“五院四系”高校就读。
二、公务员翻开每年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报名职位及报考条件,你会发现,法学专业真的是天选之子,因为大部分职位法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相较于理工科和财会类专业,法学专业只要你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现在叫“法考”),任何岗位都任凭你选择。除了报考国家部位级别的公务员外(部位级公务员招录还有一些自己的招录规则,并非唯分数论),省级公务员只唯分数论,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后,你就可以顺利的成为国家公务员。这份体面的工作,不仅让你拿着稳定的工资,连村头的大爷大妈都无一不对你赞许有加。
而且你也无需考虑自己学校出身、学历层次,只要有法律执业资格证,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无论你是“五院四系”还是不知名学校的法学专业,在公务员招录面前都是平等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考公高”、“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这几年这些网络调侃语言已经成为毕业生对择业选择最真实的写照。因为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大家更愿意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
三、律师终于,我们开始聊聊律师工作。
几乎所有的律师行业从业者都清楚一个数据,目前全国律师的执业人数在75万左右,而作者在执业之初全国律师只有不到30万,而目前法考的通过率还在增加,相信又有一大批通过的考生加入到律师行业。
律师人数增长快,业务保有量恒定,僧多粥少已经是一种共识。
有法学专业学生在与我们聊天时讲“如果工作不好找,大不了还可以去做律师”,现在听听这句话,只能是苦笑。
在所有法学毕业生职业领域中,律师的要求是最高的,它要求个体必须具有全方位综合素质,否则你就没有饭吃。需要你的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人沟通、拥有较强的社会关系和人脉、能忍得了加班熬夜(引用某教授的一句玩笑话“所谓红圈所,就是善于熬夜,眼睛熬成了红眼圈”)、甚至说小伙子长得帅气精神也能比同行有竞争力。所以,律师行业绝不是法学专业的兜底职业,而是最难熬的职业。
从一名律师的进阶历程看,先到律师实习,拿着比搬砖还少的工资,听着师傅(老板)安排上亿的案子(却与自己没有一丢丢关系),如果不勤奋学习实践知识,自己就永远是律所里的打工人。好不容易熬到了能够独立执业,没有案源就只能天天在单位坐冷板凳。
前段时间“上海某女律师在网上直播跳舞”的事引发网络热议,这种形式不值得提倡。但她所提到的“若不进行直播,则难以维持生计”的陈述,无疑揭示了目前部分年轻律师所面临的经济困境。
我们到北京出差开庭,法院门口经常有人举着牌子追问要不要请律师,场面很是凄凉。由于律师人数越来越多,同行恶意竞争也就出现了,只要你报的律师费价格低,一定会有人比你更低。除了同行竞争外,日益兴盛的法律咨询公司也来分一杯羹,他们打着律师的名义对外承接案源,对当事人夸下海口,然后把案件打包给年轻律师,俨然已经成了“法律中介”。
当然,上面作者所讲的是执业十年以来看到年轻律师成长过程的最直观感受,一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一部分是身边年轻人的“无声呐喊”。
所以,除非你对律师行业有深刻的热爱,否则还是先提高自己的生活阅历,待时机成熟再从事律师行业。
平台运营 | 田碧青 安远 律师
作者单位 |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金石大厦B/C座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