蓜子和箅子,不仅烙刻着鲁西南农村的历史痕迹和我们的美好记忆,也是件珍贵的民间工艺品。
蓜子
箅子
“蓜(拼音pèi)子”是过去鲁西南地区人们常用的厨房工具,秫秸莛子“制造”锅蓜子、面蓜子、缸蓜子等。蓜子通常要用植物的秸秆或者皮棵制作而成,轻省,与“草”相近。这个“蓜”字,本身一看就具备了本义,上面有个“草”下面有个“酉”。酉,本意就是器物,器物上面盖上草木,很配。再加上,“配”字本身也是般配相当的意思,在上面盖上一个合适的盖子,更配。
“孩他娘,俺把缸里的水打满啦,你把蓜子递过来,我把水缸盖上,别落进去树叶子了”。这是蓜子的一个用法,就是做“盖子”,盖锅的蓜子就叫“锅蓜子”,盖缸的蓜子就叫缸蓜子。它还有一个用法,就是当“托盘”用,如你包水饺,可以将包好的水饺放在蓜子上;你擀的面条,切好后,临时放到蓜子上,端起来,一手端着蓜子,一手从蓜子抓起面条放进锅里,这个时候,大家叫它“面蓜子”;你将锅内蒸熟的馍馍拿出来,可以放到“蓜子”上凉凉,这时候可以称它为“馍蓜子”。它偶尔也会当干净的板子、或布用,可以将准备晾晒的芝麻、小米等量少的粮食,放到蓜子上,端到蹂地(太阳)底下晒。由此可以看出,蓜子真是个农家不可或缺的好家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