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特别是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吉祥的动物。中国人大年三十夜的团圆饭,压轴菜是“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而俗语,“鲤鱼跃龙门”的寓意则是,年轻人通过征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因此,诗词中有大量关于鱼儿和鲤鱼的题材,非常值得我们品味。
1. 《江南曲》,佚名夏天的荷塘,很容易看到戏荷的鱼儿。调皮的鱼儿,一会露出水面,一会沉入水底,非常活泼。晋代无名氏的《江南曲》便是描写了这样的场景: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间
“莲叶何田田”,江南的莲叶,是多么的茂盛啊!然后,连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场景。
一可能是鱼儿多,东西南北都有鱼儿在嬉戏;二可能是鱼儿非常活泼,一会在东边嘻戏,一会在西边嘻戏,一会在南边嘻戏,而一会又在北边嘻戏。无论是哪种理解,我们都可以看到鱼儿活泼、调皮的样子。
这是一幅江南鱼米之乡的美景!
2. 《春日亭上观鱼》,朱淑真春天来了,鱼儿们因为洄游的需要,都会沿江河逆流而上,给人造成“跃龙门”的现象。任何人看到这种现象,都会为之一振,进而想象自己也该一跃而功成。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就观看了这样的场景,写下《春日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只待新雷震一声
春暖花开,长江江水碧透;鱼儿在水中洋洋得意,鱼尾划动,搅得波涛顿生。鱼儿为什么这么得意?无非是它们的龙门之志即将实现,就等待新年雷声的号角了。
鱼儿即将实现自己的“龙门之志”,是非常令人开心的,而新年的雷声也为之不远了。这是多么让人振奋啊!词人没有因为自己一个小女子而自叹自艾,而是大胆歌颂了鱼儿们的“龙门之志”,更是告诉它们,新年的雷声就要到来了,你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声音!
3. 《兰溪棹歌》,戴叔伦生活在水乡的人们都知道,春天的一场大雨,会导致河水泛滥,所谓大河涨水,小河漫。在这种情况下,鱼儿天然会随着水流逆流而上,当水流大的时候,鱼儿也众多,场面也就十分壮观。唐代诗人戴叔伦在《兰溪棹歌》里就描写了鲤鱼戏水的场景: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桃花雨”,是雨中夹杂着桃花的香味,鱼儿更喜欢这种水流了,那更是争先恐后地争抢新水,场面十分壮观。
4. 《鲤鱼》,章孝标古人对鲤鱼带有图腾性质的崇拜心理,相传孔夫子娶妻生子,喜事传出,当时的鲁国鲁哀公就派人送去了一条大鲤鱼庆贺,收到国君的礼物,谁都会很高兴。于是孔子就借这条鲤鱼给儿子起了名字,就叫“孔鲤”。从此以后,人们对鲤鱼的崇拜有增无减,唐代诗人章孝标就在《鲤鱼》一诗中写到: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