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在生活中,最容易让孩子主动思考分析的,就是他亲身经历的失败和挫折。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就需要从生活琐事着手,引导孩子走出自身的烦恼困惑,通过思考和辨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不要让“溺爱教育”束缚孩子的手脚。现代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在生活中往往被父母和老人宠溺娇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极度缺乏自理、生活和学习能力。
这样的孩子,离开了父母可能什么都不会。不知道妈妈把换洗的衣物放在哪里,不知道爸爸的电脑如何插电源,因为只要爸爸妈妈在家,所有的事情都会因为父母代劳而变得井然有序,孩子在家庭中始终没有参与感,也缺乏实践机会,自然也就学不会思考和动手。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为了孩子好,父母就应该把一厢情愿、倾尽所有的爱和付出“收敛”一些,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盲目地给予,而是理智地引导。
如果孩子的每件事麻烦事,父母都抢着“代劳”,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收获真知与思考,他的认知、思考和动手能力也就得不到锻炼。
当孩子遇见困难和挫折,他就会束手无措。
2、兴趣、能力和习惯。喜欢观察的父母一定会发现,凡是孩子喜欢多加琢磨和思索的事物,必定是他感兴趣、好奇和主动想学的东西。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适时地引导和启发孩子,让他对喜欢的东西有所理解和感悟,将兴趣爱好在日复一日的磨练和实践中,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孩子学会了思考。
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兴趣爱好,想要掌握和擅长,就必须要通过思考分析去理解感悟。
如果孩子对于兴趣爱好有所成就,一方面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在小伙伴和家人面前有了炫耀和显摆的“资本”,那么以后遇到关于自己兴趣爱好的话题和问题,孩子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好和好奇心。
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从兴趣到能力再到习惯,他的思考能力必定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
3、真心诚意的陪伴。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曾经提到,当时有些贵族父母为了拥有更多的夜晚娱乐的时间,天一黑就让孩子赶快睡觉,自己却每天聚会派对,玩得不亦乐乎。
这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作为父母,既然生养了孩子,就要负责、关爱和理解。
陪伴孩子,是父母在做饭、逛街和追剧的时候,将手推车拉在自己视力所及的地方,悉心照料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是父母在游玩、逛街和旅行时,引导着孩子的注意力,耐心而生动地为孩子阐释眼前的名胜美景。陪伴孩子,是和孩子一起整理家务,将衣物和书本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进行了分类和整理的思考。
只有这样真实而用心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对于喜欢的事物能够放心尝试、大胆思考,对于未知的事物,能够鼓起勇气去学习和实践。
总之,让孩子一个人独自生活,他是学不会思考的;如果父母时时、事事都替孩子“代劳”,他也是学不会思考的,
只有父母懂得陪伴、引导和尊重,孩子才能学会思考、分析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