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庄河石城岛是黑脸琵鹭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摄影/胡毅田
“非洲的大象河马,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中国人都如数家珍。但我们身边的本土动物呢?没什么人认识。” ——自然摄影师奚志农
海南长臂猿,约27只,极危
天行长臂猿,约150只,濒危
野生绿孔雀,约235-280只,濒危
野生扬子鳄,约200只,濒危
勺嘴鹬,仅200~280对,极危
长江白鲟,未跨入2020
……
中国生活着54359种动物,除了大熊猫等少数明星物种出圈,很多都不为人知。我们决定要做点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摄影画册——《生命的力量》。
我们选取了200 中国本土物种,展出300 张摄影作品,以时间、地域、物种为相互交叉的象限,从中国各个旗舰物种为代表的地域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过去100年来,中国野生动物的发现、认知、利用、保护历程和保护观念的巨大变化。
动物约等于食物?早期西方探险家在长江边记录下被捕获的白鲟照片和原始笔记。供图/法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19世纪的西方人来说,遥远的东方帝国充满了神秘感,当这里再次国门洞开的时候,走进来的不仅有商人和传教士,还有大量的博物学者。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动物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张张“邮票”,人们深入丛林“集邮”,背后的初衷并不是单纯的热爱。动物,只不过是人们研究自然的工具而已。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时的中国人心里,动物和食物大致是可以划等号的,打一匹黄羊,肉可以吃,皮毛可以卖。没有人理解野生动物对自然平衡的奥义,饱腹是心底最原始的*,获得丰盛的猎物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中国南部云南省大理的一个茶馆,展示着一张20世纪初期野生动物猎人和他们的猎物。供图/视觉中国
大熊猫:谁说我“性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