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问题在网上引起的争议挺大的,这也是某媒体平台邀请我作为认证知识官进行科普的一个问题,作为在药品研发岗位上工作时间超过20年的一个药学科研人员,也作为一个科普作者,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谈起这件事,不得不简单说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的当事人被牵扯出来,主要是因为退休厅官耍官威拒绝隔离治疗,其理由就是李跃华上门为其治疗,并一家三口体温均恢复了正常,于是这件事牵扯到了李跃华的行医资格等等方面的问题,湖北省也已经发文确认,认定其没有获得行医资格。行医资格的事情我们先不探讨,今天更想给大家探讨的是,这种“苯酚穴位注射疗法”到底是不是靠谱?
首先,苯酚这种物质,相比有高中学历的人就都应该知道,它的结构很简单,是一个苯环加上一个羟基,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酸性,多数作为一种化工原料或防腐消毒剂使用,苯酚有没有药用呢?查询了国家药监局的网站,大家可以看下截图,注射液中没有苯酚注射液,只有一种间苯三酚注射液,这个药主要是用来治疗消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急性痉挛性疼痛,属于解痉药,当然间苯三酚和苯酚也并不同,它的苯环上平均间隔连了三个羟基,引起从药理作用上来说,也是不同的。那么苯酚都有什么制剂呢?主要查到了2种,一种是“水杨酸苯酚贴剂”,这个是一个贴剂,治疗什么的呢?是治疗鸡眼的;还有一个是“樟脑苯酚溶液”,这个药是用于牙髓炎、龋齿窝及牙根管消毒的,还有一些注射剂中,含有苯酚作为辅料,比如有些朋友说的胰岛素注射液中,有的就含有苯酚作为防腐剂使用的。
看了这些介绍,相信大家能明白,从目前的苯酚的药用来说,主要发挥的还是其*菌消毒的作用,以外用为主,某些注射剂中,添加苯酚同样也是起到防腐剂的作用,而非用其治疗疾病,而苯酚抗病毒的药物应用,目前可以说是没有的。
我们再来看穴位注射疗法,对这个实在不太了解,于是某度搜索了一下——
穴位注射法(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穴位注射疗法,多数情况下,主要用于痹症、腰腿痛等疾病,当然从原则上说,针灸疗法的适应症,都可以考虑穴位注射疗法,针灸疗法的主要适应症包括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瘙痒、牙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杂症,但也鲜有文献提到,穴位注射法可以用来做抗病毒治疗。
也就是说,不论是从苯酚的常规药用范围来说,还是从穴位注射疗法的适应症来说,抗病毒似乎都不是它们的常规治疗方法,那么用苯酚和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其实,是否就能取得如此神奇的效果呢?
如果说苯酚具有消毒作用,对病毒也有*灭作用,那注射进入穴位,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以及消化道、肾脏等部位,都还离得有点远,微小剂量的苯酚,想要到达患部起效,当然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达到患部,能够*灭细菌的苯酚,同样也能对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危害,造成细胞的蛋白变性,其毒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苯酚并不是一种靶向针对病毒的药物,因此,这样的原理说不通。
按照当事人自己的说法,“病毒复制时,有一个碱基嘧啶环结构,而苯酚的苯环结构与其类似,可以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抑制病毒抗病毒的作用”,我们来看下下面两个图片,第一个图中的环是嘧啶环,第二个图是苯酚的结构的苯环,稍懂化学的人就知道,这两个结构实在说不上类似,而如果结构类似就能够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那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就简单了,然而目前的事实是,很多感染人类的病毒,还都没有特效药物来对抗,也包括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
因此,不论从药理作用,还是科学性上来分析,这种疗法靠谱的可能性都不大。我们对药物、疗法的研究,也早已过了仅仅凭经验就可以试试的年代,一项药物的开发过程,从药理研究,体外实验,到动物实验,到临床试验,到临床应用,需要长期的,严谨的研究过程才能完成,虽然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在疫情重灾区更在疫情爆发之初发生了很多人求医无门的状况,但也不能因为这种情况,就将一些还没有经过验证,从科学上也不太说的过去的疗法去随便试用,随便拿人做实验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曾经发过一篇微头条评论这个事件,很多朋友发表了的不同意见,抛开一些杠精的言论不谈,看得出,很多朋友还是力挺当事人李跃华医生的,在当时疫情形势下,有人敢于医治,有人敢上门去治疗新冠感染者,其勇气当然是让人敬佩的,而李跃华虽然没有行医资格,但确实正规大学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其这个疗法也已经获得了专利(但要明白的是,专利和药物、疗法的真正应用,完全是两码事。),也是很多人在这件事力挺当事人的原因之一,世界这么大,大家的认知各有不同,当然也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存在,在当事人在这件事上的是非曲直,不想过多评说,我只能从我的认知上,告诉大家这种疗法能够有效抗病毒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