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壮也最伟大的一次反侵略战争。近日,《浴血中国——不应忘却的十位抗日将领》正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李镇西是中国教育思想、教育管理的长期践行者和引领者,以饱满的家国情怀激情书写赵一曼、杨靖宇、周保中、左权、马本斋、张自忠、戴安澜、佟麟阁、王铭章、高志航这十位抗日将领的感人故事,弘扬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让广大读者从中了解中国是怎么从昨天走到今天的。
提到李镇西,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关键词是“著名教育专家”。是的,就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曾获“全国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学语文学术领军人物”“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出版著作近100部,代表作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民主与教育》《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自己培养自己》《教育的100种可能》《教育的100种语言》《重读陶行知》。其中,《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不过,李镇西新近出版的《浴血中国——不应忘却的十位抗日将领》跟此前的教育类图书截然不同。本书中,他笔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日场景,赵一曼、杨靖宇、周保中、左权、马本斋、张自忠、戴安澜、佟麟阁、王铭章、高志航十位鲜活而感人的抗日将领形象,读后令读者在沉郁中升腾力量,因景仰而感奋前行。
看到这里,不少人都很好奇:李镇西是教语文的,为什么突然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对此疑问,李镇西在序言里作了介绍。他说,此前和一位优秀青年教师聊天时聊到抗日话题,在提到抗日飞行英雄“高志航”这个名字时,这名教师很茫然,李镇西赶忙提到以高志航为原型的电视剧《远去的飞鹰》,谁知这名教师只知道剧中饰演高志航的演员。后来,李镇西又问了几位中学历史老师,无一例外都不知道高志航。“在这里说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高志航等先烈,我只是想说明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宣传还不够全面、还不够深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悲壮也最伟大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在这个背景下,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奴役、不被亡国灭种而英勇抗争、壮烈殉国的热血英雄的感人事迹,格外可歌可泣,他们没有理由被我们这些坐享太平的后人遗忘。……当年,山河破碎,血雨腥风,‘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正是无数的佟麟阁、杨靖宇,以自己的七尺之躯,筑起了血肉长城保卫着我们的家园,否则,哪有今天的岁月静好?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写下了这本书,献给我敬仰的无数抗日烈士,也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今天的年轻人听——当然,我希望听到这些故事的,还有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这便是李镇西的创作初衷。
但真要写的时候,还是让李镇西感觉有些困难——选择的困难。
首先是英雄的选择。“抗日战争涌现出来的英雄数不胜数,我确定选择十位军职级别较高的将领,至少是团级以上的。既有共产党军队的杨靖宇、赵一曼、周保中、左权和马本斋,也有国民党军队的张自忠、戴安澜、王铭章、佟麟阁和高志航。”
其中,对于赵一曼,人们一直没有把她跟“将军”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对此,李镇西也做了说明:“赵一曼作为抗联的团级指挥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将军,但她的指挥才能、杰出贡献和广泛影响不亚于将军。何况,她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是中国第一代女兵,如果不是在奔赴南昌的途中突然肺病复发,她将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赵一曼如果活到新中国授衔时,完全有可能成为新中国首批女将军之一。”
当然,从书名上来看,读者感觉写的是十位抗日将领,但其实远不止于此。“我在写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十位,而是带出了其他英雄。比如,写周保中,我就写了他的部下‘八女’的壮举;写佟麟阁,我就写了与他有兄弟情义的赵登禹;写高志航,我就写了那个时代的其他志航;写王铭章,我就写了李家钰、饶国华、许国璋等和王铭章一样为国捐躯的川军将领……”
在历史类题材的文学创作中,还得注意材料的选择。李镇西坦言:“虽然我一直对历史感兴趣,但毕竟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因此对史料的鉴别和选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常常遇到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这时候我只能靠自己的辨析来选择我认为比较符合真相的说法。比如,有资料说,杨靖宇牺牲后,敌人从他身上搜出一把口琴。这个细节如果真实,写在文章中是很抒情的,但我仔细比较了另外几种说法,感觉这把口琴是从他警卫员身上搜出来的比较可信,因此我没有取信杨靖宇身上被搜出口琴的说法而大肆煽情,当然,杨靖宇是会吹口琴的,这点我也在文章中写到了。
比如,‘张自忠殉国后,其夫人绝食七日随他而去’的说法流传很广这个情节写进文章也非常感人,但我经过反复对比其他的资料,确信这是误传,因而没有采用。”
还有,如前述的女英雄赵一曼,人们对她牺牲前后的诸多细节并不十分了解,于是李镇西就爬梳了大量资料。书中写道:“一份尘封的日本档案,记录了赵一曼牺牲前几天的遭遇,敌人将最新式的电刑首次用于赵一曼做‘实验’:‘7月26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1936年8月2日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伤痕累累的赵一曼被敌人执行枪决。她31岁的生命因抗日而永远不朽。‘四名举枪待放的宪兵扣动扳机,赵一曼倒下了,她态度从容,毫无惧色,令人震惊……’现场监刑的伪滨江省警务亭警尉补森口作沼在事后的回忆中这样记述。”
除了讲述赵一曼的故事,李镇西还对赵一曼与陈达邦的孩子“宁儿”陈掖贤后来的生活作了介绍。只不过,陈掖贤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叫李一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陈掖贤才知道,李一超就是赵一曼。于是,“陈掖贤专程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仔细了解母亲的事迹。在参观中,他意外地发现了母亲写给自己的遗书,当场号啕大哭,几度晕过去。他把遗书抄了一份。回家后,他用钢针蘸着墨水在自己的手臂上虔诚无比地刺下‘赵一曼’三个字,以表示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和崇敬。他把抄写有母亲遗书的笔记本,放在自己学习的案头,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上流淌着赵一曼的热血。从此他开始全面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决心像母亲那样把自己献给祖国和人民。民政部门按规定给烈士家属发放抚恤金,通知陈掖贤去领,可他却不肯去。他说:‘我不要,我怎么能领那钱?母亲赵一曼为国捐躯,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作为赵一曼的子女,继承的只能是她的精神和遗志。就这样,他没有烈属证,也没有享受任何的烈属待遇。……1954年,陈掖贤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即后来的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做了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陈掖贤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国学基础深厚,深受同事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是公认的才子。”
此外,杨靖宇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更多的人最多就知道他是东北抗联的领袖,牺牲后日本人从他肚子里看到的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关于这位民族英雄更多的信息似乎就不太了解。比如,你知道吗?杨靖宇不姓杨,而姓马;他并非东北人,而是河南人;他个子有1.93米,还会吹口琴……这些,李镇西都在本书中以朴实的语言进行了讲述。
李镇西在创作中还面临写法的选择。“如果文学性很强,倒是能增加读者的兴趣,但容易失真;如果学术性很强,倒是能体现作者的严谨,但容易枯燥。我的选择是,在学术真实的基础上,语言适当活泼一些,包括一些细节的描写,但杜绝过分的文学渲染。能够用现成史料说话的,我尽量引用有关资料的原文。”这一点,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到杨靖宇的母亲:“我一直认为,人格的形成始于家庭,而理想的家庭教育源于父母良好行为的感染。杨靖宇的母亲张君就是这一理念最好的注释。可以说,母亲是杨靖宇人生的第一位教师。”
再如左权与妻子刘芝兰的通信:“满打满算,从1939年4月16日结婚,到1940年8月30日分别,左权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一年零四个月。民族危亡之际,左权别无选择。他能够做到,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际,给妻子写信。刘志兰现在读到的便是分别21个月以来,丈夫给自己写的第十二封信当时,延安正在举行整风运动,所以,在信的末尾,左权勉励妻子:‘愿在党的整顿三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信写完了,意犹未尽。左权又嘱咐妻子:‘有便多写信给我。’他是多么渴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收到来自妻子的信息啊!最后,左权又匆匆补了一句:‘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敌情骤然紧张,严酷的战斗即将打响。80多年后,我们读到这封信的最后一句,仿佛还能听到抗日战场上激烈的枪炮声。是的,左权把这封信交给去延安的同志后,便投入严酷的战斗,组织八路军总部撤退突围,即他信上所说的‘搬家’可以想象,当刘志兰读到这封信时,对丈夫是多么的牵挂和担心!”
还有前面提到的高志航:“高志航的生命化作了不灭的火焰,一代中国空军战神融入蓝天,化作了永恒——高志航永远30岁!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说,高志航是那个时代中国飞行员的‘天花板’。不过我觉得,对高志航更准确的评价应该是,他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爱国精神,一份职业情怀,一座人格丰碑。在写这篇长文时,翻检有关历史资料,本来我是冲着高志航去的,结果往深处读,我却不仅仅读到一个高志航,而是读到了一群高志航——不对,是一代高志航!”
总之,这是一部高扬抗日将领崇高精神,为民族和国家构筑精神丰碑、注入精神动力的精品佳作,书中以磅礴的气势和抒情的笔触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多角度塑造的血肉丰满革命者形象,是无数民族英雄用信仰镌刻的忠诚经典,给予读者以深深的启迪。那些镌刻着历史印记的革命英烈故事,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为革命信仰抛却俗世幸福的革命者的伟大。(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