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是学习的法宝
版权所有:小成子,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人文章不涉及任何封建迷信、风水命理,请用辩证的、唯物的眼光看待。
专
在古代,“专”是一个与纺织有关系的字,是一种纺织工具,也叫纺专,“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用石片制作,后为陶制,再后出现过铜制的。纺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叫“专盘”,是一个由陶或石做的圆形的“盘”,中间有一个孔,插入一根木杆,即专杆。
“专”是用来给纤维“加捻”的(右下方的那只手旋转“盘”)。“加捻(拈)”是纺织术语,指的是纺纱过程中将纤维条或纱线扭转、使相互抱合成纱或股线的工艺过程,比如搓绳子就是加捻。加捻使原先平行的纤维变成螺旋状,内部就会产生内应力。
用“专”给纤维加捻,可以让线具有螺旋属性,产生内应力。线由多根纤维组成,加了捻以后,每一根蓄势待发,大家可以自己找一根线做一下实验。当被加过捻的线处于拉伸状态,虽然看起来是静止的,但是这根线具有动能和运动的趋势,因为它的内部存在内应力。所谓内应力,是指当外部荷载去掉以后,仍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它是由于材料内部宏观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
所以,当我们用“专注”形容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我们看到他的状态是相对静止于某一件事,但是他内部却蕴含了极大的动能,比如大脑在积极地思考。
我认识一位长者,他酷爱《周易》,花费十数年时间,专注于其上。他平时的学习状态有些类似“专”字所蕴含的“道”,专注、专心、专一、专研,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 劲头儿,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带领学生们学习《周易》,一轮接一轮,就像“纺专”一样,让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内应力。
另外一位长者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专注太极拳数十年,他今年快80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满头黑发、步履如飞。我曾跟随他几年练习过基本功,亲身感受到过老先生体内那股收放自如的内应力。
无论神秘莫测的《周易》还是“安静”的太极拳,其中都含有“专”的力量,这也是“道”的力量。道,是统一的,系统的规律,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规律,是多种规律合并一起推动世界运转的规律。“道”所蕴含的力量非常和谐,就像太极拳行云流水的招式一样。由多条加过捻、蕴含内应力的纤维蕴含的“道”也是如此。
《周易·系辞传》讲《乾》卦的特性时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还以搓绳子为例。
当我们把少量的几根纤维“加捻”之后,一松手它们就会蜷曲起来,缠绕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把更多的纤维“加捻”,撮合到一起,编织成一根绳子以后,奇迹出现了,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平直的绳子,松开手它也不会蜷缩成一团。这是因为绳子内部各股纤维之间的内应力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其实它们各自还在努力地向外释放内应力(静也专),但是在相对平衡状态下,谁也拗不过谁,于是在内应力合力的作用之下,绳子就奇迹般地可以保持平直状态(动也直),也就是相对静止状态。
因此,“是以大生焉”,绳子是由多股细小的纤维组合而成的“大”,有机会我再详细讲解“大”字中蕴含的“由小汇大”的动态象。“大”保持了相对静止状态,但其内部充满了内应力,外部条件满足的时候,就可以爆发出来。内应力用在学习上,也可以叫做“内驱力“,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股力怎么来,怎么用。”内驱力“的好处就不多说了。
在下一篇文章,我尝试通过古籍中的例子来说明“专”反映出来的“道”在哪里,这个“道”怎么动,找出来以后怎么用,例如古人怎么样用“专”讲述唯美的爱情故事。
说明:
现阶段我先请读者欣赏古人造字的魅力,后面会通过拆解法讲解古人如何用三五个构件创造出几千个成体系的古文字(甲骨文、金文),进一步领略古人所言“大道至简”的内涵。请注意:我文章中提到的“道”全是唯物的,没有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