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再暗,总会有放晴的时候。
2012年,57岁的莫言登上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舞台,捧起了诺贝尔文学奖奖杯。
铺天盖地的赞誉,瞬间将他推向舞池中央:夸他是“文学旗帜”,称他为“传奇作家”。
可渐渐地,印刻着“江郎才尽”“诺奖魔咒”的利剑,也从四面八方直指而来。
因为,就在获奖后的数年,莫言一直没有新作问世。
哪怕嘲讽喧嚣尘上,他也依旧少言寡语。
直到又过了8年,小说集《晚熟的人》亮相。
莫言终于用作品回应:沉默的背后是蓄力,迟到的真相是晚熟。
他曾这样诠释“晚熟”:厚积薄发,大器晚成,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这6句晚熟中顿悟的箴言,藏着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智慧。
“人的幸福还真不完全是因物质的积累和职位的升迁或名誉的叠加所决定的。”
在这本小说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就是《火把与口哨》。
这个篇章里的宋老师,是全村最有文化的人。
因为三观接近,趣味相投,他和公社笔杆子杨结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两人会在破旧的宿舍里,用煤油炉子烧水沏茶,品尝难得的六安瓜片。
杨结巴还会偶尔掏出一包名贵香烟,和好友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好东西。
他们聊艺术,聊书籍,聊戏曲,聊电影。
兴起之时,还会手舞足蹈唱两句。
而一旦杨结巴开嗓,宋老师则会拉响京胡,行云流水地配合起来。
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可这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景象,让莫言每次想起,都羡慕不已。
来源:全景视觉
尼采曾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人到中年,愈发觉得:比起功名利禄,繁华璀璨,朴实而平淡的幸福,最是弥足珍贵。
不必让俗世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
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真真切切地活一回。
生命中每一个微小而温馨的幸福,都值得我们珍惜喝彩。
“我们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干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业绩。”
成名后回乡的莫言,被儿时伙伴夸赞:
“你也是晚熟品种中的杰出代表。”
11岁辍学,回家放牛放羊;21岁入伍,在部队中艰难历练;29岁北漂,彻底踏上文学道路。
此后虽然笔耕不辍,但多年过去,一直未有轰动性成果。
直到2012年获得诺奖,他的名字才被所有人知晓。
乡亲们纷纷震惊:这个出身贫寒,看似木讷的小伙子,居然能有今天。
莫言则笑着感慨:“没关系,我只不过是一个晚熟的人。”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如同脱壳而出的蝉,忍受过暗无天日的蛰伏,方可振翅蜕变,享受新生。
人也只有攒够跬步千里的积累,才能拥有横空出世的惊艳。
所以,不必执着于寻找结果,更无需着急证明自己。
拿沉默的时光去沉淀,用焦虑的精力来努力。
人生是一场持久战。
谁笑到最后,谁才算笑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