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八篇必背的短篇古文,你能背出几篇?一起试试看!值得一读再读。
以下是对这八篇古文的简要介绍:
1.陋室铭【唐·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行、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陋室铭》中的名句包括: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声;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显得神秘。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只有内在的修养和品德才是真正重要的。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是我的品德却很高尚。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脱态度,认为只有内在的品德才是真正重要的。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描述了陋室的自然环境,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这种描述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交往的人群,都是有学问的大儒,没有无学问的平民。这表现了作者对于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与有知识、有修养的人交往的向往。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没有刺耳的丝竹声扰乱听觉,没有繁琐的官府公文劳累身心。这表现了作者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写景小品文。文章主要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刻画了山光水色的美丽,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在文学艺术方面,《与朱元思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如简练、质朴自然、清新明丽、形象生动、声色俱佳等,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文章中所表现出的高洁志趣、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自由、安逸的生活情趣,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志士仁人追求自由、安逸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吴均个人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与朱元思书》中的名句包括: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了同样的颜色。这句话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空的清澈和明净,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句话的意思是,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没有阻碍。这句话用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水的清澈和透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细心观察和热爱。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这句话的意思是,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江河的湍急和波浪的汹涌,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力量。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句话的意思是,蝉叫了千次也不停止,猿猴叫了百次也不停歇。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蝉和猿的鸣叫声之频繁和持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的意思是,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美景对于人们心灵的陶冶和净化作用。
3.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他在湖心亭看雪的经历和感受。张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连下几天大雪后,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他看到了雪后西湖的清新雅致,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他在湖心亭遇到了同样出来看雪的陌生人并一起喝酒畅谈,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人际交往的向往。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4.爱莲说【宋·周敦颐】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此篇古文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第17课课文。作品原文为:水陆草木之花,可¹爱者甚蕃²。晋陶渊明独爱菊³;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⁴。予⁵独爱莲之⁶出淤泥⁷而不染⁸,濯⁹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