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着季夏时节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二十四节气自古以来指导着农事生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编奉上十首诗词 赏析,我们一起从古人的诗词中,窥探古人小暑时节的生活状态。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
首联写到了小暑节气的到来,温热的风突然间就吹到了人间,顺着时节的更迭,小暑就这样到来了。这里“倏忽”和“因循”两个词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描述时间的快速流转,另一个则描绘自然规律的不变。
颔联写小暑时节的天气特征。在风雨中,竹叶沙沙作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降雨。与此同时,远山已因云层的遮蔽而变得昏暗,雷声隐约可闻。这两句通过竹子和山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小暑时节多变的天气。
颈联则将视角转至户内与庭外。家中的窗户因为浓云笼罩而显得晦暗,而庭院的台阶上则长满了青苔。这里的“深青霭”和“长绿苔”都暗示了湿润的气候和长时间的阴雨。尾联则通过动物的活动来描绘小暑时节的景象。小鹰和小鹯开始学习飞翔和捕食,而蟋蟀也开始鸣叫。这里用“莫相催”来表达对小鹰小鹯的鼓励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赏析:
首句通过“百越春”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烹出的茶香如同春天的气息,从遥远的百越之地飘然而至,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种感受不仅仅是对茶香的赞美,更是对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之情的抒发。
第二句直接点出了时间地点——小暑时节的玉溪。小暑时节,天气通常较为炎热,但在这里,却因为与友人的相聚而显得分外宜人。这种宜人,不仅仅是气候上的凉爽,更是心境上的平和与宁静。
第三句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在红尘中奔波劳碌,有朝一日回首往事,能够回忆起与友人在能赋堂中烹茶畅谈的美好时光,将是多么珍贵和难忘的事情。
最后一句对整首诗情感的收束和升华。在能赋堂中,诗人与友人偶然坐下,烹茶聊天,却得到了如此多的感悟和体会,这种偶然中的必然,正是人生的美好所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赏析:
首联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小暑时节的喜爱,他认为小暑并不可怕,反而因为深居家中而像是得到了退隐的宁静。这种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和从容。
颔联中,“青奴”和“黄妳”是古代对竹夫人和瓷器的美称,分别用于夏天枕头和乘凉。这里诗人以这两个物品来描绘自己夏日的生活场景,显得既雅致又充满生活气息。
颈联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竹林中鸟儿的鸣叫和密集的竹叶,加上雨声打在荷叶上散发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图景。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欣赏。
尾联表达了诗人在夏日的悠闲生活。晚上,他无事可做,便漫步到西厢房去,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令人羡慕。同时,“步屧”一词也增添了一种轻盈、优雅的意境。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赏析:
首联开篇即点明时令,并描绘出夏日的独特气候。薰风,即南风,它吹散了夏季的炎热,带来了新的凉爽。小暑时节,天气虽然还有些热,但人的精神却变得清爽,仿佛夏日的时光也因此而拉长了。
颔联通过听觉来描写夏日的景象。蝉声在远树上时断时续,增添了夏日的宁静与悠闲。而雕梁之上,燕子呢喃细语,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快乐。这两句诗通过蝉声和燕语,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舒适与惬意。薤簟,即竹席,上面有着千条细纹,光滑如玉,躺在上面睡觉,一定非常凉爽舒适。座位则直接连在花丛中的草地上,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花香。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夏日的凉爽与花香。
尾联以食物为结尾,表达了夏日的享受与满足。雪藕和冰桃都是夏日里清凉解暑的佳品,诗人吃着这些美食,心中感到十分满足和愉悦。同时,他还提到无需珍重碧筒尝,即无需特意用荷叶来装酒,以此展现出诗人的旷达与豪爽。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赏析:
首联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商山之外,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小暑之前,两人即将分别。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离别的基调。
颔联是对魏正则的赞美。高文独步,指其文才卓越,无人能及;折桂及龆年,则指其在年少时就已摘得科举桂冠,成就非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表达了对其成功的祝贺。
颈联则是对友人归途的描绘。关国通秦限,指江陵与秦国(今陕西一带)之间有山川阻隔;波涛隔汉川,则指汉江波涛汹涌,阻挡了友人回家的路。这两句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路途的艰险和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担忧和牵挂。
尾联是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叨同会府选,指两人曾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分手倍依然,则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留恋。这两句诗既回顾了两人共同经历的时光,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夏日
宋·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赏析:
首联描绘了夏日园中树木茂盛,绿叶遮天蔽日,使得窗户仿佛储存了满满的清凉阴影。这种环境不仅让人感到凉爽舒适,还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描绘了夏日的风光。长风轻拂,吹动着树叶,使它们摇曳生姿,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众绿何萧掺”一句,通过描绘各种绿色交织在一起,更加突出了夏日的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
颈联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消磨时间,感受到的不仅是身心的舒适,还有心灵的净化。夏日的长日里,诗人沉浸在这份清凉与宁静中,仿佛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被洗涤干净,只留下了一颗纯净而宁静的心。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无所追求,无所作为,但却得到了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种境界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深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美好。
安禅逢小暑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赏析:
首联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在一个美好的夜晚静坐,仰望银河流转,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这里的“明河几转流”不仅指银河的流转,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思。
颔联中,诗人提到了“安禅”和“小暑”,这是全诗的关键。小暑是夏季的节气,天气渐热,而诗人却能在此时安禅,说明他内心宁静,不为外界所扰。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抱疾”一词表明他身患疾病。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和超脱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高秋,即生命的衰老和终结,他亦能坦然接受。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禅思。在静室中,他听闻了深奥的佛理,这些玄理让他对生命和宇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相信,只要内心宁静,即使身处深山老林,也能白头偕老,达到生命的永恒。这里的“白头”不仅是生命的终点,也象征着超越时间和生死的境界。
尾联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收束全诗。诗人表示自己每天向山林献上果实,也想像猕猴一样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猕猴”象征着自然和野性,而“献林果”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回馈。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安禅生活的描绘和哲思的表达,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赏析:
首联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石竹花的艳丽与精巧。石竹花盛开的景象,犹如朝霞染红了天边,鲜艳夺目;而花朵的形状又宛如用精致的匣刀裁剪而成,别具匠心。这两句将石竹花的颜色与形状刻画得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颔联用南风和小暑这两个元素,进一步强调了石竹花的坚韧与顽强。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南风劲吹、小暑酷热,石竹花依然能够迎风绽放,毫不退缩。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诗人所赞赏和追求的。
颈联在描写石竹花的美丽之后,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游蜂和思妇两个角色,以表达自己对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游蜂被石竹花的美丽所吸引,流连忘返;而思妇则感叹年华易逝,岁月无情。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
尾联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李滁州的感激和思念之情。收到李滁州的赠花,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这种情感如同愁肠百结,无法释怀。整首诗以石竹花为纽带,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紧密相连,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赏析:
首句诗人用“火龙”来形容屋顶上层层叠叠的瓦片,在阳光照射下仿佛无数条火龙在翻腾。这一描绘极为生动,不仅形象地展现了瓦片在阳光下的反光效果,更营造了一种灼热、热烈的氛围。
次句日车指的是太阳,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太阳比作一辆车,但它却一动不动,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诗人形容在这样的阳光下,自己的汗珠都融化了,这里“融”字用得极为巧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酷热而汗流浃背的情景。
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酷热的无奈和烦躁。他想像自己有如飞鸟,能够扇动羽翼,飞离这酷热难耐的尘世纷扰,但现实中却无可奈何。只能坐在这如同蒸锅一般的闷热环境中,承受着酷热的煎熬。这里诗人用“蒸炊釜甑”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既生动又贴切,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种酷热难耐的感觉。
纳 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赏析:
首句诗人描述自己拄着手杖,来到柳树外寻找一丝清凉。这里的“柳外”既指柳树成荫的地方,也暗示着诗人想要逃离炎热的现实,寻找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次句将地点具体化,来到了画桥南畔,倚靠在胡床上。画桥和胡床都给人一种古雅的感觉,与清凉的夏夜相得益彰。诗人在这里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凉爽,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
第三句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色。月光皎洁,照亮了江面,远处传来了船笛的声音,参差不齐,打破了夜的宁静。但这种声音并没有打破诗人的宁静心境,反而增添了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
最后一句再次回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风停了,池塘里的莲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清香是自然的气息,是夏夜特有的芬芳。诗人通过嗅觉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夏夜的宁静和美好。
小暑寄语
愿你小暑时节,依然不辍耕耘。
愿你小暑过后,收获你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