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常常被我们当作一个 用来劝诫自己和他人要注意言辞的理由。
然而,沟通时的误解有时无法完全通过表达的一方来避免,接受信息的一方仍可能因为各种阻碍有效倾听的习惯而曲解表达方的意图。有的人容易断章取义,忽视叙述的上下文而只记住印证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有的人则容易忽视对方的情感表达,难以捕捉到说话者的态度、肢体语言、情绪,而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
在各种有问题的倾听习惯中,最容易让人在交流中产生敌意,从而破坏人际关系的是“防御性倾听”,处在这种倾听状况中的人,总是会感受到别人的话语中,含有对自己的攻击性,从而表现得剑拔弩张,采取高度戒备的回应方式,让对方感到被攻击。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如何诊断自己是否存在防御性倾听,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什么是防御性倾听?如果一个人在听到别人不带感情色彩、中性的言论时,仍然把其当做对自己的个人攻击,那么TA就有可能处在防御性倾听中。比如,有人说“我不喜欢做作的人”,防御性倾听者就会“对号入座”,推断出对方说的“做作的人” 是自己。这种倾听者也很难理解和接受讽刺性的幽默、玩笑,因为他们认为言论者的重点还是贬低自己。他们的反应是为自己辩护,而不是体会到玩笑中的幽默。
有强烈焦虑和不安全感的人 尤其会因防御性倾听而做出不恰当的反应。比如,当TA的伴侣面对TA的要求时,回答到“我手头上还有一些别的事情,做完了再帮你”,那么TA便会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关心和重视的缺乏。
强烈的防御性是一种冲动性的反应,会传递糟糕的信号。当人们沉浸在其中时,往往会被看作缺乏安全感、心胸狭隘以及过于情绪化。当进入这种状态时,人们的专注力就不再是沟通的内容本身,而变成了保持警惕,以识别出对方所做的攻击和造成的伤害等等,因此,沟通的目的也就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如何抵挡对方对自己的攻击,如何躲避对方言语上对自己的伤害,甚或是如何驳斥对方以“赢得”这场对话了。
人们为什么会进入防御状态?有时候,听者认为的来自对方的“攻击”,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听者主观感受到的——Ta觉得对方在攻击自己、对方对自己造成了伤害,但也许在场的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又或者当其他人处于ta的角色时并不会有类似受伤害的感觉。
面对真实的攻击,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自我防御”。当他人在言语上贬低我们,比如说“你要是像我一样能干,也就不会被这种问题所困住了”,或者一厢情愿地提供解决办法,“你不会的,你就按照我说的去办”,又或者指责我们,“你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好啊”,等等这些都会让人们自然地想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立场,阻止对方中伤自己。
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正在“防御性倾听”?我们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自我检视,观察是否注意到以下细节?
1. 在脑海中浮现一连串否定他人负面评价的理由,主要为了证明“不是这样的”,开始细数自己联想到的证据
2. 加快语速,停止倾听,觉得受伤、委屈
3. 寻找正当化负面结果的借口,通常与自身的表现、实力和付出无关(比如上司没给够时间,别人没有做好份内事情)
4. 心跳加速,开始频繁使用“但是”
5. 通过讽刺他人来抵赖别人的评价
6. 交叉双臂和双腿,以封闭的身体姿态面对给予评价的人
这些特征代表了我们已经处在“战斗或逃跑”(flight or fight)状态中,这种状态无法对交流或关系产生建设性的作用。如果你发现在和 别人谈话的时候常常出现这些信号,那么可要注意了。
如何改进“防御性倾听”?1. 不要打断对方
第一个最重要的建议就是让自己不要在别人说话时打断他们,尽管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他们的言论在你听来很“荒谬”、“完全与事实不符”。如果在对话中为了自我防御而打断别人,不仅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对方,还导致我们无法理解对方的重点,从而不能帮助谈话在原来的主题上进行下去。
2. 倾听首先是为了理解,而不是回答
在倾听时,我们可以把“倾听”这个行为的重点转移到真正理解他人上,而不是为了找到反驳的“论点”或者证明对方的对错上,也不是立即把谈话主题转移到自己身上。为了避免自己先入为主产生防御心理,要牢记第一步是认真倾听和完全理解对方,必要时可以要求对方重新解释。
3. 不要玩“词汇游戏”
我们需要记住,人在压力大、充满负面情绪时常常难以准确表达他们的感受。所以在倾听这类对话时尽力去理解谈话的中心思想,而不是过分关注和批判他们的某个可能不准确的措辞。谈话的目的有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帮助彼此清楚传达信息。可以试着通过提出建议而帮助对方改变表达方式:“我感觉你说的意思是XXX,对吗?”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试图理解,而不是一味反驳。
4. 把他人的批判当作他人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实验心理学中有这样的一个实验:美国的七年级的白人学生和黑人学生被分为两组,在他们完成的作文里收到了两种评价,一种明确写道“老师给予你以下的评论是因为对你有很高的期待,且相信你能达到这些标准“, 另一种则没有这些鼓励性评语,仅仅是提出了对作文的意见。结果表明,收到第一种评语的孩子们更积极地修改文章,并且上交了更高质量的终稿。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从别人那里直接听到“我相信你”,“我认为你可以”这类的言论,我们也可以提醒自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都是相信我们,是为了帮助我们进步。用这样正面的想法激励自己,可以有效冲淡我们的防御情绪。
5. 不要短期内存在过高期待,一步一步来
消除防御性倾听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为自我防御几乎是我们的一种本能,我们才需要更多的努力来避免这种本能带来的冲动。给自己设立一些小目标,一点点地进步才是实际、可取的。
自我防御固然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掌握好度,追求高质量、愉快的交流。通过这些建议,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沟通,共勉。
你会有“防御性倾听”吗? 单选 0人 0% 会 0人 0% 不会
欢迎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8年度健康头条号。
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