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风格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等。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父子三人以其显赫的政治地位和杰出的文学创作才能居于建安文学的领袖地位。
相传,曹操设酒宴请众文武大臣,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作《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有“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言其曲调之长短。
这首诗是曹操晚年的作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抒发了曹操为实现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复杂而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诗作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愁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折转,抒发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合理引用、化用,妙用比喻。比如引用《诗经》中的“青青子衿”“呦呦鹿鸣”等诗句。再如化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曹操在诗中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生动形象。